欧洲央行的降息颇为勉强 市场对下一步利率决策心里没底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07 06:02:31

  欧洲央行兑现了降息承诺,但指出通胀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2%目标,这让投资者对未来政策利率走向产生疑问。

  虽然周四降息25基点在普遍预期中,但该行把明年CPI升幅预估从2%上调到2.2%还是让人有些意外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指出,通胀前景“显著”改善,央行“有很大可能性”进入“回拨阶段”。但她拒绝证实现在是否已经发生了这种转变。

  投资者仍押注欧洲央行今年将再次降息,但时机再次受到质疑。一些人已经表示,在通胀仍然高企时降息会使欧洲央行的公信力受到质疑。

  交易员对今年降息次数的预测从两次改为一次。9月降息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结果,但人们对此的信心已经减弱。

  “为了欧洲央行的信誉,他们将需要保持非常非常中性的立场,”Aviva Investors的高级经济学家兼策略师Vasile ios Gkionakis表示。”获得更多信心的门槛已经提高。”

  考虑到顽固的物价压力,他怀疑如果不是央行官员早就放出口风,降息可能还不会到来。

  GAM Investments首席投资总监兼多资产解决方案负责人Julian Howard表示,“欧洲通胀一直没有处于完全下降的轨道,它跟美联储面临同样尴尬的政策和信誉困境”。

  经济学家

  虽然降息25基点,但欧洲央行仍在努力向外界传达该行对通胀压力的不安。行长拉加德暗示7月份会暂停降息,但9月可能又会有所行动,不过她并没有提供关于降息时机的线索”。

  —David Powell,Jamie Rush

  虽然知情人士称7月再降息一次的可能性几乎可以排除 ,而且一些人对9月的行动提出质疑,但拉加德几乎没有对下次潜在利率调整时机做出任何澄清。

  她在法兰克福告诉记者,这将取决于经济数据的表现。

  她还告诫市场不要过分关注管委们的预测。 她说,“我们知道目前正在走的路,我们也知道路上会有其他坎坷”。

责任编辑:欧阳名军

  <strong>[解说词]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新考验,必须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谨慎,始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吹冲锋号》第一集《第二个答案》,敬请关注。</strong>

  毕竟,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体,中国是世界第二经济体。且中国经济在过去不少年里几乎就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只要中国经济保持正常增长,不仅中国经济本身获益,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我看也是从中获益的。

  广东也是较早组团出海的外贸大省。早在11月中旬,深圳就组织了22家医疗器械企业赴德国杜塞尔多夫参加行业最为重要的展会,拿下4200万美元的订单。除了各省都格外注重的欧洲市场,广东也极为重视自己更有优势的东盟市场。广州、东莞、中山等地近70家企业组团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亚太区美容展特别展;47家企业包机赴马来西亚参展,对接采购商约520人,意向成交额达3000万元人民币;18家深圳企业包机赴印尼雅加达参展,达成意向订单约4500万美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喜剧偏好,但毫无疑问,每个年代的人都需要笑。从收音机到电视,从网络到线下,人们接触喜剧的途径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喜剧市场上的供给也越来越丰富。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许多人都在争论“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因此,作为个体经济的“傻子瓜子”成立公司、注册“傻子”商标、以“个体户”身份雇佣工人,在当时备受争议。

  “没有伟人救我的话,(我)哪有今天!我的一切都是党的。”1992年底,年广九曾给邓小平寄去了1公斤“傻子瓜子”,并找人代笔写了一封感谢信。

陈家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