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学交流合作 第三届“北京国际文学院院长创新交流会”举办

来源: 盖饭娱乐
2024-06-23 19:33:51

  中新网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 高凯)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第三届“北京国际文学院院长创新交流会”日前在京举办,“北京国际文学院联盟”于活动上宣布成立。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陈宁在致辞中表示,2021年来,“北京国际文学院院长创新交流会”已成为北京市文联北京文学走出去的标志性活动之一,与“北京作家日” 系列活动、北京作家代表团出访交流活动共同构成了北京文学“走出去”的三驾马车,不断扩大北京文学在全球的“能见度”。此次“北京国际文学院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北京文学教育培训国际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老舍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敏宣读了《国际文学院联盟创立宣言》,北京市文联与中图公司签署了三年期战略合作补充协议。

  中、外方嘉宾当日围绕“国际文学交流合作与探索”进行了主旨发言。

  智利迭戈·波塔莱斯大学创意文学院院长阿尔瓦罗·毕萨马表示,文学是一种记忆的形式,也是一种捕捉时间的方式。文字不仅是人们独自居住的家,也是与他人相遇的场所。“我们的体验经由文字与别人的体验相遇并激发,成为共同的集体记忆”。

  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所长曹文轩表示,世界文学的交流与沟通离不开翻译,翻译作为一种力量参与了不同语种国家的文学建构。当今世界乃翻译盛世,如今不同国家的大量经典,已然成为全世界共同拥有的经典。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的好作品,需要各国翻译家的帮忙。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文学副教授米娜表示,文学翻译在促进国际文学交流、开放、合作与共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翻译本质上是建立关系的过程,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文学翻译有助于培养连接,因为它将不同的文化置于一种关系之中,使译者能够接触到文学作品、其作者以及背后的文化背景。原作在翻译中得到补充和续写,翻译创造了文学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表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一直是国际文学交流的亲历者和执行者,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非常愿意加入国际文学院联盟,与大家共享资源,共享文学交流事业带来的快乐,扩大文学的影响,推动人类和平发展与文明互鉴。

  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现代外国文学系副教授安德烈·卡多佐表示,国际文学交流、合作与探索对于推动全球文化多样性和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意义。他呼吁各国学者和文学工作者加强国际文学交流,共同探索文学的新领域,以文学为桥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融合。

  主旨发言后,多位中外嘉宾就“合作共享——作家培养驻留及文学翻译推广”进行了圆桌对话,共同探讨了作家培养驻留项目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他们建议通过加强翻译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完善翻译作品的评审与激励机制、拓宽翻译作品的传播渠道等方式,推动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走向世界。同时,文学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当积极拥抱时代变革,不断创新发展。(完)

  领秀财经首席分析师刘思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国际金价的高企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市场预期美联储将会缓步缩小加息步伐,利空美元指数的同时给予国际金价支撑;二是市场预期后续美国经济增长前景疲弱,叠加近期国际方面地缘冲突不断,进一步推升了避险需求利好国际金价表现。

  另一方面,完善工作机制,解决不敢贷、不愿贷问题。近年来,银行业持续完善金融机构监管考核、激励约束机制,把业绩考核与支持民营经济挂钩,优化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文武说,健全容错安排和风险缓释机制,强化正向激励和评估考核,做好资金保障和渠道建设,推进科技赋能和产品创新,进一步提升基层分支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截至2022年11月末,工商银行普惠贷款余额1.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35%;普惠贷款客户较年初净增约20万户;普惠贷款资产质量稳健,风险可控。

  郭永田说,下一步,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按照权责明晰、运行有效的原则,指导各地建立健全日常管护和专项维护相结合的工程管护机制。同时,完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管护的政策措施,保障管护主体合理收益,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扎好高标准农田长效运营“篱笆”。

  近年来,吉水县集中精力推进整乡(镇)整村高标准农田建设。2017年以来,吉水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0.5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5%,共投入各级财政资金9.15亿元。

  根据金融数据服务商东方财富的数据,当天贵金属板块上涨4.4%。个股方面,紫金矿业、银泰黄金、赤峰黄金、湖南黄金当日股价均涨逾4%。

  “建议充分发挥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等相关交易平台的优势构建绿色投融资体系,为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中心提供基础要素流动的市场。”据介绍,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可利用平台集聚效应,吸引国内外相关专业机构参与构建绿色金融投融资体系建设,努力实施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与金融机构及绿色产业相关企业共同研制出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形成服务于绿色发展的金融技术合作平台,推动全球绿色金融创新的发展。

沈介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