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高法发布新的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25 13:56:36

  中新社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 张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修正两周年之际,中国最高人民法院24日发布关于审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这项新的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共51条,包括程序规定、相关市场界定、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民事责任、附则六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集中规定程序事项,主要包括垄断民事纠纷案件的界定、起诉方式、案件管辖、合并审理、证据 认定、公益诉讼、中止诉讼等。该司法解释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的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将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对于指导各级法院公正高效审理垄断民事案件发挥重要作用。

  当天,最高法在新闻发布会上还发布5起“近期人民法院反垄断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介绍说,案例涵盖垄断协议纠纷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两大垄断纠纷案由,涉及一般横向垄断协议及轴辐垄断协议的认定及效力、有关知识产权行使行为的排除限制竞争效果认定等问题。

  郃中林说,这些案例对于准确理解与适用修改后的反垄断法及新的司法解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调研中,黄艳发现,长期以来,蓄滞洪区投入不足,管理薄弱,建设总体滞后。以长江流域为例,流域内的42处蓄滞洪区中仍有11处围(隔)堤未建或未实施加固,仅有杜家台等9处蓄滞洪区完成分洪闸建设、荆江分洪区等4处蓄滞洪区完成安全建设。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流进蓄滞洪区的洪水,会在主河道水位下降后沿着原路返回,这个过程叫做“退水”。按规定,蓄滞洪区启用后,国家还会对农作物、专业养殖、住房等遭受的损失进行补偿。

  他提到,始终坚守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改革的“四梁八柱”已撑起,我们要自觉换脑筋、变观念、破误区,找准站位和空间,用激情满格的状态、用豪情满满的信心及时跟进,筑起御敌于千里之外的“钢铁长城”。

  总体来看,目前已公布数据的22座万亿城市,有接近一半没有跑赢全国平均水平。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层面最重要的是固定资产投资,比如房地产相当惨淡;进出口层面,部分城市订单下滑,对外贸影响特别大。

  在防洪工程体系中,蓄滞洪区有着“底牌”似的分量。这轮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涿州承压。希望随着蓄滞洪区的启用,能尽快帮助海河流域度过洪水难关。

  8月1日,中志协救援队从保定市白沟区抵达涿州市西丁小学进行救援。队长安欢曾四次开救援艇进入大石桥村,他抬头望去,里面的房顶上到处都是人,“都是哭着救命。”但救援困难,在他印象中,特别是今晚7点过后,水流又变大变急了,4米多深。有一个人抱着吊车的钩子一天一夜了,但是到最后他也没能搭救对方,因为附近都是急流,救援艇无法行进过去。

方君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