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风景线)影迷“追光”电影之城 上海“光影浓度”持续增长

来源: 中华网
2024-06-22 03:09:24

  中新社上海6月20日电 题:影迷“追光”电影之城 上海“光影浓度”持续增长

  中新社记者 王笈

  6月的上海,到处都是快乐“追光”的影迷。

  “陌生的人们坐在一起观影,总会发生有趣的故事,就好像大家共同见证了一些重要的片段,这就是电影节的魅力。”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席执行官卡梅隆·贝利的眼里,上海是一座“电影之城”,过去与未来、不同的文化在此交融,让这座城市的生活变得非常精彩。

  位于上海虹口的乍浦路北海宁路路口,是电影《酱园弄》的外景地,年初时掀起过一阵“打卡”热潮。导演陈可辛搭建了一 个富有真实感的“酱园弄”,繁乱、庞杂的电线交错在弄堂上方,弄堂里的每个空间都充满了生活

  “拍摄《酱园弄》时,电视剧《繁花》播出了。我们生活在今天的上海,白天拍(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晚上回酒店看电视上(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陈可辛感慨,从《罗曼蒂克消亡史》《爱情神话》,到《繁花》《酱园弄》,这座历久弥新的城市吸引着影视人永葆热情地去讲述每一个时代的上海故事。

  《繁花》热播,让一度“没落”的黄河路重现“繁华”之景。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沙丹也打卡过黄河路,“过去没怎么注意,但是因为《繁花》,想看一看(现实中的)黄河路和影视中的形象有何关联。城市与电影之间是一个相互定义的过程,电影让我们更好地去想象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早在128年前,电影就已与上海“相遇”。1896年(电影在法国正式诞生的第二年),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放映了电影;1913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电影公司“新民公司”在上海成立,并拍出了中国第一部无声黑白短故事片《难夫难妻》;1949年以后,上海电影在中国影史上留下了诸多“第一”。

  今天,当人们漫步上海街头,总能感受到“光影相随”。大光明电影院、国泰电影院等一批老牌影院不仅是沪上标志性建筑,更是影迷心中的“精神图腾”;379家影院、2247块银幕,构成了这座“电影之城”的市场根基。

首先是东道主卡塔尔,他们是一支长期集中训练的球队,没有留洋球员,这两点与国足非常相似,但由于卡塔尔十分追求传控踢法,这在亚洲范围内,只有同为亚洲杯冠军的日本队可以匹敌,不过,在世界杯上是没有用武之地的。所以,我们看到,卡塔尔在首场比赛就实力见底了,不是他们的进攻能力问题,而是个人能力差距明显,根本防不住,中后场在攻防转换的时候无法很好地控制皮球,每个球员都比较慌乱,毕竟是第一次踢世界杯。最尴尬的是主场球迷,不少球迷看到球队获胜无望,都选择了提早离场,主场优势荡然无存。由于赛程关系,卡塔尔极有可能成为第一支出局的球队。

中超的金元时代曾经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名帅和世界级球星,里皮不也因为2000万欧元来中国“捞金”过吗?

但是抛开这些一时间难以验证的杂音,对于单纯热爱足球的差友来说,这可能是也有史以来最值得看的世界杯了。

所以,不要过分相信“钞”能力,在巨大的实力落差面前,它终究拼不过“超能力”。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赛,球迷们又进入了熬夜看球模式。翻看曾经的老照片,会发现曾经热爱足球的人们,聚集在茶铺、录像厅,甚至是证券厅......球迷们不会忘记克劳斯·施拉普纳,也不会忘记2002年,博拉·米卢蒂诺维奇带领中国第一次进军世界杯。多年间,照相机记录下了人们摇晃着国旗,手里拿着“大力神杯”,跟随每一次进攻而欢呼,又因每一次失球而沮丧。

PART 01

叶怡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