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读|从这八个字理解人工智能治理中国方案

来源: 凤凰网
2024-06-15 09:46:39

  |热解读|6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时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在联合国框架内加强人工智能规则治理。这正是对当下各方普遍关注的人工智能发展方向提出的建设性思路。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更迭,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催生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市场。在赋能人类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人工智能“狂飙突进”式的发展也给全球带来安全隐患和风险挑战。

  习主席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意在警示技术发展不能偏离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这一理念,倡议各方以增进人类共同福祉为目标,以保障社会安全、尊重人类权益为前提,确保人工智能始终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

  “智能向善”,则意在规范人工智能在法律、伦理和人道主义层面的价值取向,确保人工智能发展安全可控。坚持这一宗旨,要求各方遵守适用的国际法,秉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防范和打击人工智能技术被恐怖主义、极端势力和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所利用。

  早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要未雨绸缪,加强战略研判,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此后,习主席又在多个国际场合倡议“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公平性”,“引领全球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习主席宣布中方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这一倡议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为世界提供了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人工智能治理新视角。

  联合国人工智能高层顾问机构专家曾毅认为,这一倡议既是对全球挑战的正面回应,又是对联合国协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实质性支持。长期关注和研究人工智能治理问题的巴西经济学家罗尼·林斯则表示,中国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有助于建立更加强大和有弹性的全球人工智能生态系统。

  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事关全人类共同福祉,需要国际社会群策群力。习近平主席主张各国合力推动,在充分放大和加速人工智能正面效应的同时,把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021年12月,我国发布《中国关于规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立场文件》,呼吁各国在军事领域负责任开发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2022年11月,我国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中国关于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立场文件》,文件从人工智能技术监管、研发、使用及国际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梳理了我国关于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主张……

  在此次视频致辞中,习主席提出“在联合国框架内加强人工智能规则治理”,进一步推动从联合国层面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着手解决各方共同关切。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领先的国家,中国始终致力于在人工智能领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为本、智能向善”,是中国给出的发展方向,是众多国家的共同诉求,也是人类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必然选择。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蔡纯琳

  视 觉丨郝凤林

  校 对丨孙洁 孟利铮 毛长志 闫田田

  出 品丨中 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9/70/8119112278257416222.jpg" alt="" />

  河北廊坊,厂通路潮白河大桥河北段施工现场,大型机械设备轰鸣作响。建成后,大厂至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域的车程将缩短至4公里,通勤人员往返京冀两地将更加便利。

  同时,将深入推进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扩大选派来自区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其他社会组织等的科技人员,并鼓励引导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等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开发建立了集需求认领、服务分配、远程指导、信息发布及考核评优等多元服务于一体的广西农村科技服务云平台。科技特派员可以通过该平台及时发布优良品种、高优种养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信息,为农民和企业提供自上而下的“菜单式”服务,也可以根据农民实际需求,提供自下而上的“订单式”精准服务。

<strong>  寥廓海天 布阵砺剑</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圣保罗2月8日电 (记者 莫成雄)巴西国家地理统计局(IBGE)当地时间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巴西粮食总产量预计将达3.02亿吨,较2022年增产14.7%。

  总台驻土耳其记者 陈慧慧:这两天我至少去了两个省份的救灾现场,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现在救援存在着非常多的困难。对于坍塌如此严重的废墟,包括卡车的承重设备所能够发挥的挖掘作用其实不是特别大。因为到现在为止,可能在这样的一个废墟下面仍然还有一些幸存者,但是如果一直动用大型器械的话,很有可能会对这些幸存者造成二次伤害。所以一般当看到大型挖掘机在行动的时候,基本上是要经过搜救队员确定,在这个地方确定没有生命迹象了以后才可以动用。

林承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