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一杯咖啡”的社会气象

来源: 新华社
2024-06-01 16:42:24

  中新社拉萨5月31日电 题:西藏拉萨“一杯咖啡”的社会气象

  中新社记者 赵朗

  拉萨,这个酥油茶、甜茶一直稳居茶饮界C位的城市,近两年也吹来了咖啡文化盛行的风。

  云丹措姆是拉萨本地连锁咖啡品牌柠渡的主理人,自2019年开始学习到创业,如今有4家 咖啡馆,自创的藏族特色酥油拿铁一直是畅销品。

  她说,拉萨咖啡馆逐渐增多,跟近年来成都精品咖啡市场发展有很大关系,拉萨顺应了这波潮流。另外,拉萨人喜欢喝甜茶,有很好的饮品文化习惯。

  经营中,云丹措姆成立了西藏咖啡行业中首个高原咖啡实验室。她说:“西藏自治区农科院引进咖啡树,在西藏墨脱等地方试种,我为他们提供了咖啡豆结果化服务。希望未来在咖啡赛场上有人说这是西藏的咖啡豆,这也是我做咖啡的终极动力。”

  孙浩来自安徽宣城,作为背包客一路搭车进藏,旅居西藏已10年。2022年开咖啡馆前,他做过一年的甜茶馆,彼时更多面向游客。喜欢咖啡、喜欢拉萨,孙浩做咖啡馆更多在情结,故开店选址在八廓古城。前来消费的顾客多以周边年轻的上班族为主,他也会通过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引流游客。

  咖啡上高原也遇“水土不服”,因海拔高,开水沸点不到100摄氏度。孙浩说:“水温不够,萃取会有些不足,不过拉长萃取时间可以弥补,口感相差无几。”

  这两年咖啡馆数量陡增,孙浩形容,咖啡馆相当于年轻人的甜茶馆。他说:“咖啡馆是城市气质的表达,当地年轻人对咖啡文化审美越来越高。”

  尽管市场有限,但近两年不少连锁咖啡品牌入驻拉萨。云丹措姆和孙浩认为,连锁咖啡对他们影响甚微,拉萨人生活慢节奏,本质上需要的是咖啡文化带来的休闲方式和舒适环境。

  30岁的达珍是咖啡深度爱好者,她说:“有喝咖啡的老地方,也会和家人或朋友打卡新店,咖啡成为日常消费。经常早上上班前,网上下单外卖咖啡。”

  达珍观察到,咖啡社交逐渐成为拉萨职场人、年轻人的新社交,互动、话题都会从一杯咖啡开始。她还表示,咖啡馆增多无疑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完)

  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当场颁发了证书。2380人同时打麻将的壮观景象,也让媒体不禁感叹:“从成都上空飞过的飞机,特别是从都江堰上空飞过的飞机,机上乘客恐怕真能听到搓麻将的声响。”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房住不炒”,彰显政策定力,同时也意味着“房住不炒”将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房地产行业定位,接下来房地产发展的落脚点将更多聚焦保民生、提品质。同时,也要看到,在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过程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将成为政策发力点,未来合理的住房需求仍将是政策支持和鼓励的主要对象,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仍有空间,特别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改善性住房需求或将成为市场的关键支撑。

  “奥林匹克英语大赛”原名“全国奥林匹克英语作文大赛”,竞赛内容为中小学生英语作文、口语、演讲等,对外宣称主办方为“国际双语教育协会英汉专业委员会”“奥林匹克英语大赛组委会”,利用“奥林匹克英语大赛”官网、“中国英语作文网”和奥英赛微信公众号开展宣传。

  有学者曾公开撰文表示,围棋是信息对称的。面对棋盘,电脑和其人类对手看到的是完全一样的信息。麻将则不同:每个玩家只能看到自己一方的信息,而必须通过对手的行为去推测他的底牌。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久经沙场的麻将老手往往输给不按常理出牌的新手。

  在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阎壁村,今年的玉米全部进入了“托管班”,社会化服务给农户们带来了甜头。农民与合作社签订服务合同并缴纳服务费用,由合作社协调农机完成农业生产。农户采用“保底分红+利润分红”方式加入合作社,入社后保底收入每年每亩1000元,合作社再将每年收成纯利润的50%用作二次分红。

  11月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06场新闻发布会上,昌平区副区长郭清尧介绍,11月6日15时至7日15时,昌平区新增2名确诊病例和1名无症状感染者,均为之前确诊病例的密接者,集中隔离观察人员。

方语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