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旅游何以走红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11 03:24:42

  这个端午假期,以民俗体验游为代表的“新中式”旅游成为热点。在各大平台,“赛龙舟”搜索热度持续上涨,包粽子、插艾草等特色活动也成为吸引游客的关键词。

  “新中式”旅游火起来,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传统节日热、文物热、非遗热、博物馆热纷纷兴起,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纵观消费市场,从服装到美妆,从家居到餐饮,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新中式”成为大众流行新趋势。再看旅游场景,打卡博物馆、观看赛龙舟、体验非遗、汉服妆造等受到热捧,人们在旅游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文化体验。一些城市 依托文化底蕴,创新消费场景,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需求,“新中式”旅游越来越火。

  据携程平台观测,目前“新中式”旅游的受众主要分两类。一类是“95后”“00后”“特种兵”,他们有文化自信,也有超强“行动力”。另一类是亲子家庭,“新中式”旅游成了精彩生动的“书本教育旅行”,父母期待在旅途中让孩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开阔孩子的眼界。

  以文化内核丰富体验。今年端午节,许多古镇主打民俗文化体验游,穿汉服、做香囊、编五彩绳、品尝不同风味的粽子,营造沉浸式节日氛围。在一些城市,国潮演艺、文艺体验、非遗市集等,成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当今游客不仅是观赏者,更是参与者,旅游市场也要与时俱进,创新产品,以更富创新的体验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也要看到,很多景点虽然打出了文化牌,但还停留在观光层面。旅游开发要注重体验感、参与感与互动性,通过趣味活动,激发游客旅游意愿,盘活旅游资源。

  在下沉市场寻找增量。今年端午,广东东莞、湖南汨罗等城市搜索热度大幅增长,这些小城能够出圈,得益于长期以来对民俗文化的重视。东莞借“龙舟之乡”,打造城市名片,推出全国最长的龙舟月活动;汨罗大力宣传“龙舟故里”文化品牌,发挥当地农业、体育资源优势,做好“龙舟+农业”“龙舟+体育”等文章。今年以来,县域旅游大放异彩,小城们纷纷挖掘自身潜力,讲好自己的故事。其实,各地民俗风情是最大的旅游资源,小城要因地制宜,培育打造更具引爆效应的文化IP,将文化亮点变成经济热点。同时也要增强“留量”意识,在吸引四方宾客的同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丰富吃、住、行、游、购、娱等全链条服务,推动当地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从传统节日挖掘潜力。近年来,“传统节日+旅游”受到民众欢迎,体现了国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从中秋赏月到元宵游灯,丰富多样的节庆活动让旅游更具文化内涵和仪式感,契合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同时,文旅产品的创新也为传统节日赋予新活力,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除了全国性传统佳节,地方性传统节日也有望发展成旅游富矿。比如,每年泼水节,云南都会成为万人狂欢的大舞台,推动文旅经济显著增长;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不仅是中外游客旅游观光的热点,也成为国内外客商开展经贸合作、进行友好交往的桥梁。各地以富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为抓手,打造出城市文旅新名片。

随着时光推移

  陈有信介绍,目前来看,感染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后,出现眼部感染症状的比例不算太高,而且眼部感染后比较常见的也是结膜炎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睛干涩、酸痛、红肿、流泪等,但也有极少一部分人会发生急性黄斑视网膜病变,眼底检查时会发现黄斑区尤其是外层视网膜和椭圆体带等有受损的情况,这些区域受损会造成人们视力模糊。另外,新冠病毒侵犯视神经后,会导致视神经病变,出现视力受损。

  假设一个家庭买了小米电视、且孩子有观看需求,每年花在小米电视上的充值费用约为697元,包括小米影视VIP会员年卡348元、小米儿童成长VIP会员349元(现均有折扣)。

  然而,当记者单独来到该小区询问小区居民及居委会工作人员后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所谓改造只是外墙粉刷了一下,小区近期不会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名单,附近工地不是商场而是菜市场。被中介夸赞的小区物业,也被居民吐槽“东西坏了来修得慢”“平时找不到人”等。

  本报北京1月4日电

  马欣也是该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她告诉记者,在当地,如同武二有这样的村医共有14名。在“保健康、防重症”的背景下,目前卫生院的门诊正常开放,门诊就诊人数较平时多一倍。

林秋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