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过去一年来检察机关对重大毒品犯罪案件提前介入4900余件

来源: 36氪
2024-06-25 12:45:20

6月25日,最高检举行“高质效办理毒品犯罪案件 推进毒品问题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国庆表示,各地检察机关积极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作用,持续加强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深挖毒品犯罪线 索,积极开展自行补充侦查,及时追捕追诉漏罪漏犯,切实增强了打击效果。

澎湃新闻从最高检了解到,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对重大毒品犯罪案件提前介入4900余件;监督立案2800余件3000余人;纠正漏捕1700余人,纠正后起诉1300余人,其中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260余人;纠正移送起诉遗漏罪行1400余人,纠正遗漏同案犯3100余人,其中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250余人;开展自行补充侦查4100余件。

陈国庆介绍,各地检察机关综合运用抗诉、纠正意见等监督手段,及时纠正定罪量刑明显不当、审判程序严重违法等问题,切实维护司法公正。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对毒品犯罪案件提出二审和再审抗诉590余件,已改判200余件。经检察机关抗诉,对100余人改判加重了刑罚,对20余人改判减轻了刑罚。内蒙古检察机关办理的郭某某等人贩卖、运输毒品案,检察机关认为一审判决未认定其贩运海洛因40克的犯罪事实,属于认定事实错误,导致量刑畸轻,依法提出抗诉;二审对郭某某由有期徒刑九年改判为有期徒刑十五年。

澎湃新闻注意到,最高检继2021年制发“七号检察建议”后,又于2023年5月联合国家邮政局等相关17个部门印发平安寄递专项行动方案,联合开展寄递渠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防不法分子利用寄递渠道贩运毒品,以合作之力深化平安寄递建设。在此过程中,刑事检察与公益诉讼检察、行政检察等部门无缝衔接,对寄递安全问题全方位履行监督职责,形成综合监督的良好局面。

此外,针对麻精药品滥用的问题,最高检及时发布惩治麻精药品失管涉毒犯罪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管理、使用麻精药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最高检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检察意见建议,推动强化医疗行业麻精药品监管工作。

  在经济大省浙江,温州被浙江省委赋予“提升‘浙江省第三极’功能”的重任。温州市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贾黎春在发布会上表示,“大招商、招大商”是做强做大“浙江省第三极”、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具体行动,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温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也正因如此,在这只生肖兔的下方,李玉生特意又刻上“兔年大吉”四个篆字,冀望新的一年“兔”飞猛进、万事如意、国泰民安。

  谈到“重点对象”,公报要求,把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胆大妄为者作为重中之重,严肃查处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影响力谋私贪腐问题。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张志明介绍,为进一步加大保护范围,与2008年实行的《北京市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北京市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相比,有22种陆生脊椎动物首次被纳入,包括大足鼠耳蝠、北京宽耳蝠、香鼬、金眶鸻、黑头剑蛇、刘氏链蛇、黑背链蛇等;保留了103种;同时还将中华细鲫、瓦氏雅罗鱼、东方薄鳅等14种鱼类,以及北京大蜓、郑氏筏蚊猎蝽、东方巨齿蛉、苏氏步甲、皮氏小刀锹、穆平丽花金龟、圣蜣螂、红珠绢蝶、小红珠绢蝶、中华蜜蜂、北京条蜂等11种昆虫纳入《名录》,进一步完善了北京市野生动物物种保护体系。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1/26/16503737521899968910.jpg" alt="" />

<strong>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strong>

周怡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