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惊魂"后遗症!投资者一夜"暴负",倒欠券商近500万!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05 17:32:53

  “券商给我打电话,说要么补充欠款,要么给我强平,不然起诉追责我。”美股投资者杜先生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前天晚上伯克希尔出现故障,188美元左右停牌时,他用尊嘉证券挂了1个市价单,没想到纽交所恢复后直接以648000美元成交了,“但我是现金账户,余额只有1万港元等值美元,目前显示我负债近500万。”

  北京时间6月3日晚间,纽交所出现技术性问题,多只股票因巨幅波动停牌 。伯克希尔哈撒韦暴跌,跌幅达到了惊人的99.97%,股价从每股62万美元左右,瞬间跌至185.1美元。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有多位投资者遭遇了杜先生类似情况,涉及多家中资背景券商的交易系统。目前,部分券商已经撤销成交订单,一些券商选择承担了交易者损失。但是包括长桥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仍然没有公布处理结果。

  倒欠券商近500万

  杜先生账户里,还躺着伯克希尔的股票,目前浮亏超21万元。杜先生认为,这笔交易本不该发生,这些浮亏也不该自己承担。

  据杜先生介绍,自己十分清楚本人账户只是现金账号未开通融资功能,因此并未预期更无法预期该订单被超高价执行,提交的订单是市价单超过现金余额更不可能被成交。

  他表示,券商行情软件实时显示恢复交易第一笔成交为11:38分,价格640000.01美元。但客户订单于11:35分就被执行。他认为,在券商行情软件并未显示恢复交易的时候,交易就已被执行,实际剥夺了客户的知情权和交易权,使得客户丧失撤销交易订单的机会。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联系了多位投资者,发现类似情况并不罕见,多家有中资背景的券商都有涉及。

  “我们昨天已经处理了这些情况,部分客户成交以后有浮盈,我们保留了交易;部分客户亏损,我们就承担了亏损的部分。”某内地控股的中资券商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另一家专营港美股交易的券商也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确实个别关于伯克希尔的异常订单已做撤销处理,对客户交易和资金没有任何影响”。券商中国记者也通过部分投资者核实了上述信息。

  不过,有社交媒体反映,长桥证券的部分投资者异常交易订单仍然没有得到处理。券商中国记者联系了长桥证券,截至发稿前,长桥证券对此尚未回应。

  风控体系引起关注

  在纽交所发生技术故障的情况下,一些券商用户的市价单成交,一些市价单没有成交,一些成交以后可以撤回,另一些则不可以撤回,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这些差异?

  香港瀚唐投资合伙人唐灵虎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解释,“一些券商交易系统市价单有量化交易的功能,比如可以设置在下跌10%以后,每反弹1%成交一笔,如果在伯克希尔股价跌至188美元时下单成功,确实有可能在后面股价快速反弹时成交。”

  “市价单成交的逻辑是基于当前市场的最优价格立即执行交易。具体来说,当投资者提交一个市价单时,他们表明愿意接受当前市场上可获得的最佳价格来完成买卖,而不论这个价格是多少,也就是说,如果伯克希尔A股复盘后没有以185美元左右的价格继续出现,反而以60多万美元的价格出现,那么市价单若没有及时撤单,则会在60多万美元的位置进行追单成交,这时候就容易以很高的价格成交,而如果交易系统较慢,则容易最后开始追单,即以70多万美元的价格成交。”一位资深市场人士也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解释。

  不过,一些券商表示,相关情形可以通过加强风控逻辑来避免。富途证券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在本轮市场的异常情况中,平台并没有用户因此而造成损失。富途证券表示,对于市价单有完善风控机制,避免执行价格大幅偏离预期的指令。伯克希尔停牌后,市价单都因此停用,而且为免用户损失,平台的期权买卖也会在异常情况下认定为流动性不足,并禁用市价单指令。

  前述资深人士表示,市场上一些被迫高位买入的投资者发的成交单,原因基本上是这些券商缺乏风控逻辑,在后台逻辑设置中,当投资者本身的资本金不够时,从风控角度来看,多一层逻辑进行风控会有效避免投资者承担巨大的融资杠杆,券商也被迫陷入投资者爆仓后自己承担风险的问题。

  “建议券商在风控逻辑上多加一层‘对净资产及最大承担风险能力的识别’与‘特殊情况人工跟进’,这样能有效避免极端行情下的爆仓事件出现。”该人士表示。

  对于杜先生等投资者遭遇的上述情况,唐灵虎表示,如果投资者和券商的合同中,没有开通融资权限,或者限制了融资比例,对于超过权限部分的成交,可以合理要求券商承担损失。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第1视点》带你了解。

  “在乡村振兴、向着未来的大背景下写作,《坪上村传》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那就是要在历史与现实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去掌握乡村,认识乡村,同时也通过我们的书写在传统与现实之间,在已经逝去的东西中,与我们活生生的正在展开的东西建立起深刻的情感、伦理的关系。”李敬泽说。

  35岁的高学妮来自陕西宝鸡,15年前大专毕业后入职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客运段。春运繁忙,经常跑两天休一天,每逢过年她只能与父母视频相见。

  当夜幕降临,气势磅礴的百米龙灯霎时亮起,大家提着做好的灯笼行走其中,也有人跳起闽南传统的“跳火盆”,寓意跨向红红火火的新一年。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9日电 2023年春节临近,多部电影作品将集中在院线放映,权利人、产业界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

  “一走进梧林,过年的氛围就拉满了,一眼望过去红红火火。”柯文坛告诉记者,闽南的年味、人情味是自己在外打拼时无法割舍的乡愁。奋斗了一年,就想着回到家乡来。看着家里老人、孩子们的笑脸,感觉一切都值了。

王吉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