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责地方“一把手”,耕地保护就得动真格

来源: 证券时报
2024-06-22 02:35:36

在线观看麻豆白洁「何に対して」  “连日来,工信部全力以赴做好医疗物资生产保障工作,组织动员重点省份750余家重点企业,千方百计扩大产能产量,持续提升疫苗、治疗药物、检测试剂和防护用品等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供应能力。”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说,与此同时,根据各地疫情达峰时间,按照轻重缓急精准调配,全力保障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疫情防控需求。uPk1-VloM8EQKjc4Icrf3-追责地方“一把手”,耕地保护就得动真格

  ■ 社论

  守卫耕地保护红线,各地“一把手”要主动推动地方发展方式的转型,加速摒弃“土地财政”观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今年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把开展耕地保护专项监督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对66件耕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进行集中督办交办,督促强化执纪执法,严查问题背后的责任、腐败和作风问题。截至目前,66件问题线索已全部办结,共追责问责746人,其中204人为地方党委、政府或部门“一把手”。

  仅今年以来就有204个地方党委、政府或部门“一把手”因耕地保护问题被追责问责,正是对相关问题的直接警示,同时也是严肃重申:保护好耕地绝非儿戏,地方“一把手”责无旁贷。

  事实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再次强调,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

  在此背景下,每个地方“一把手”都需要对自己肩上的耕地保护责任,有清醒认识和足够担当。

  从实际情况看,地方“一把手”耕地保护责任落实不力的情形也各有不同。如有些是在贯彻落实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上打折扣、搞变通,有些是违规推动、违法审批等背后的责任问题,有些则是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等腐败问题。但不管是哪一种,只要违反了党纪国法,就该一查到底,绝不迁就姑息。

  应该看到,遏制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关键就在于织密严格的监督网络,推动责任落实。对此,地方“一把手”也是“第一责任人”,就该首当其责。

  这一方面,是与耕地保护的极端重要性相匹配;另一方面,也与耕地保护的复杂性相关。

  像一些地方耕地破坏的一种突出表现形式,就是为了追求“土地财政”和GDP增速,而不惜违规违法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

  由于这方面的长期惯性,如果不将耕地保护上升到“一把手”责任的高度,就可能不足以让地方对耕地保护红线有足够的敬畏。这也要求,守卫耕地保护红线,各地“一把手”要主动推动地方发展方式的转型,加速摒弃 “土地财政”观念。

  耕地保护是个系统工程,但其中有一个堪称“牛鼻子”的工作就是,切实维护国土空间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杜绝违法违规修改规划及“未批先建”等问题。因为,从现实来看,大量耕地红线被突破的现象都与此有关。

  如前不久中央环保督察通报的典型案例——河南三门峡市以生态修复之名违规挖湖造景一案,违规占用耕地490.77亩,相关项目就未办理规划许可和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此外,今年9月,自然资源部通报的56个违法违规重大典型问题中,也有多个都涉及“未批先建”的细节。

  可以说,维护好国土空间规划刚性,严格落实项目建设审批程序,将大大减少耕地被侵蚀的风险。各地“一把手”更要带头遵守国土空间规划,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10月30日,韩国总理韩德洙当天在政府首尔大楼内召开记者会,宣布从10月30日至11月5日晚24时为“国家哀悼期”,将事故发生的龙山区划定为“特别灾难地区”。

<strong>  受害者家属:美国一直走在错误方向上</strong>

京医保发〔2022〕32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