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栋: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08 05:39:28

  中新网3月9日电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9日上午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委员进行大会发言。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杨宇栋的发言题目是: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杨宇栋: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中共二十大强调要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7年来一系列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政策出台落地,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逐渐壮大,全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但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相比,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技岗不匹配、职业获得感不强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二是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让产业工人竞争力“强起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左右,技能型人才缺口高达2000万左右。解决“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问题,技能提升是关键。政府应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探索“互联网+”、“智能+”培训新形态,支持线下线上结合的工匠学院体系建设,构建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社会支持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督促企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将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培训,开展普惠制的职工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培养更多劳模工匠人才。

  三是助力产业工人职业发展,让产业工人腰杆子“硬起来”。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40.8%的制造业职工月均工资在4000元以下,32.5%的制造业职工希望打通管理、技术与技能人才的发展通道。应推动完善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鼓励企业落实“新八级工”制度,打通不同序列间横向贯通的职业发展路径,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推动企业在工资结构中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开展技能提升与薪酬增长相关联的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健全技术工人凭技能、靠贡献提高薪酬待遇的激励机制,树立“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导向。

  四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让产业工人职业吸引力“热起来”。当前“重学历、轻技能”现象依然存在,出现“进工厂不受待见”的就业趋势。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制定出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法,推动各地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表彰体系,设立技术工人专属的国家级表彰奖项。推动设立中国工匠日、全国技能日,大力开展劳动教育,支持劳模工匠展示馆、劳动公园、劳动者文化街等建设,营造劳 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

  上赛季,C罗还在世界最强联赛中取得银靴;今年4月,他更是能上演帽子戏法;三个月前,他将自己的俱乐部进球提升至700粒,继续领跑榜单。正因如此,当他离开欧洲联赛的消息尘埃落定,对于球迷来说更显错愕和突然。毕竟41岁的伊布至今还在意甲踢得风生水起。

  “你信不信有神?”

  值得一提的是,D酸作为用来合成阿莫西林和头孢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新天地此前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称,公司目前的D酸产能充足,完全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对缺乏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残疾人、孤寡老人和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等,要协助其进行健康监测并及时向乡村医疗机构反馈。鼓励为农村地区合并基础疾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发放免费健康包。

  “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描绘了未来宏伟蓝图,指明了新一年里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的目标和方向。”通过互联网聆听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的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副主席王铭初说,作为年轻一代,我们心系祖国腾飞,情牵家乡发展。广大留英学子一定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号召,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为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中国三亚公共外交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孙治国表示,本次“一带一路中国好故事——十佳城市”出炉,通过“中国好故事”这一学术研究平台和智库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各界努力将熟悉的实践问题理论化,将系统的理论问题实践化。

宋俊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