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0支龙舟队挥桨竞渡 湖南怀化传统龙舟赛集中展现特色龙舟文化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08 04:34:12

  中新网怀化6月6日电 (李林 江智敏 付琳)“凤起高庙,龙腾五溪”2024年怀化传统龙舟赛开幕式6日在湖南怀化洪江市安江镇高庙遗址沅水河段举行,近500支龙舟队将于18天内在怀化六大分赛场陆续亮相、挥桨竞渡,集中展现沅陵传统龙船、麻阳传统龙船和燕尾龙船等怀化的特色龙舟文化及非遗民俗、各类美食。

  怀化古称“五溪之地”,河流水资源丰富,自古便有划龙船的习俗,龙舟文化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更是怀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如今,在怀化沅水流域的村、镇,仍在续写独属于怀化的龙舟故事,发展至今主要呈现沅陵传统龙船、麻阳传统龙船和燕尾龙船等三种形态。

  本次大赛将在洪江市、麻阳县、中方县、辰溪县、溆浦县、沅陵县六大分赛场陆续举行,持续至6月23日,各类特色传统龙舟将一一亮相。赛事期间,各分赛场还将举行辰河高腔、茶山号子、燕尾龙舟制作技艺等非遗表演和掐龙船、渔鼓、霸王鞭、双管唢呐等民俗民乐表演,举办旅游景点主题活动、文创产品展、农特产品展等文旅体验活动。

  上午9时38分,开 幕式在千人共唱《众人划桨开大船》声中拉开帷幕,随后举行35艘龙舟队伍个性展示、祭祀屈原仪式、《沅江号子》龙舟精神情境展示,以及来自兄弟县市17支龙舟队出征巡江等精彩展演,为民众带来一场“体育+非遗”民俗盛宴。

  上午11时整,洪江市赛区龙舟赛正式开始,来自该市部分乡镇的18支龙舟队参加了500米直道比赛。现场,锣鼓声、欢呼声、划龙舟激起的水浪声不绝于耳,江面上龙舟健儿挥桨竞渡,动作整齐、挥汗划桨、破浪前行,掀起的阵阵水花仿佛巨龙奔腾。

  作为传统龙舟之乡,洪江市有距今7800年保存完好的高庙遗址,是世界杂交水发源地,也是湖南省农耕文化名片承载之地,袁隆平院士在此工作生活37年。本次洪江市赛区以“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为内涵,以端午龙舟文化为核心,展现丰富的非遗项目,促进文体旅融合,打造传承复兴洪江市非遗宝藏的活动IP。

  近年来,洪江市立足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以打造怀化旅游“金三角”与承办第三届怀化市旅发大会为契机,加快农文体旅深度融合,奋力推进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建设,持续擦亮“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名片,实现洪江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完)

  3日,青海省海东市2023年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招聘月暨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在青海乐都举行,此次招聘会涵盖制造加工类、服务行业类、交通运输类等多个行业领域,64家省内外企业的441个岗位共招聘7666人。其中,省外(无锡市)16家企业,有65个岗位招聘997人。

  德国——

  官方回应来了

  另一方面,数字化使迭代创新、跨界竞合成为常态,也对平台企业提出更高要求。平台企业要以市场需求和创造价值为导向,利用数字化提供的跨时空构建生态系统的条件,在平台化基础上向生态化、赋能型方向迈出实质性步伐,促进多主体、跨地域、跨领域的竞合共生。可借助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契机突破时空限制构建跨边界组织,利用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去中介化组织模式、跨界整合等功能,突破企业原有组织边界、颠覆传统科层制管理体系,加速促进企业间的跨界融合,形成跨组织系统。同时,还可利用数字化,促进中小企业高效协同,推动重构供应链和价值链,进而逐渐模糊企业边界、行业边界,逐步形成全纳产业链和无边界组织。

  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崇尚“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从积贫积弱的国家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百年奋斗中深刻认识到和平发展的重要性,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新时代十年,中国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为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提供建设性方案。中国开辟了国家间交往新模式的创新实践,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国建交国总数从172个增加到181个,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的数量从41对增加到113对。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倡导共同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同时,中国与相关国家一大批务实合作项目相继落地投入使用或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各国在与中国交流中密切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联系,获得了推动本国发展的正能量。如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一年多来,累计发送旅客超千万、运输货物超千万吨,为两国民众便捷高效出行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保持物价稳定,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之路依然崎岖,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影响国内物价走势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当前,全球通胀形势虽有改善,但抑制通胀仍需时间。IMF预计,即使到2024年,仍将有82%和86%的经济体整体通胀率和核心通胀率高于疫情前水平。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国际高通胀容易通过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向国内传导。此外,国内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消费需求加快恢复,也可能短期加大结构性通胀压力。因此,防通胀这根弦始终不能放松。

陈玉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