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西襄垣:盘活资源撬动产业 温室大棚搭起“钱景”

来源: 半月谈
2024-06-20 16:49:23

  中新网长治6月19日电 (杨佩佩 史荣荣)连日来,在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古韩镇南丰沟村的新裕农业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挖掘地基、建设墙体、搭建钢架,一栋栋崭新的日光温室大棚已见雏形。

  新裕农业项目是集休闲采摘、认养租用、拼团众筹、农产品加工、线上直播销售为一体的新农村共享农业,规划占地面积300余亩,温室大棚40栋。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三分之一,正在进行骨架、通风系统等设施设备安装,预计今年8月建成投用。

  新裕(山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连玉飞介绍,项目一期建成投用后,每年可种植香菇50万棒,羊肚菌2000平方米。此外,还能种植草莓、车厘子、大黄杏、水蜜桃、酥梨等,这样可形成温室大棚全年生产。

  近年来,当地立足自身条件,盘活闲置资源,流转土地300余亩,总投资5400万元,致力于打造该县最大的香菇基地。“项目建成后,村民不光有流转土地收入,还可以就近在基地务工挣钱。”南丰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史红飞说。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南丰沟村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坚持巩固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加快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实施以改路改厕、清洁取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行动,村庄迎来美丽蝶变。

  “以前村里都是土路,出来一趟鞋上一层灰。现在好了,家家户户门前都铺上了水泥路,栽了绿植,既好走又美观。村里还修了小广场,晚上出来跳跳舞、唱唱歌,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南丰沟村村民连远东谈到乡村的变化时,乐得合不拢嘴。

  自从村容村貌焕新升级后,南丰沟村民们也更加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如今的南丰沟村,一项项富民产业蓬勃发展,一座座农家院落焕发新颜,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渐次铺展。

  史红飞告诉记者,南丰沟村将持续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现有香菇产业做大做强,壮大村集体 经济,巩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南丰沟的农业更强、农村更美、村民更富。(完)

  周忠和强调,修改课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如今问题和矛盾十分突出,“到了大家必须讨论的阶段了”,教育部门需要召集地理学专家,还要征求地球科学专业的学者、中学地理老师等一同商讨。

  详戳→<a href="https://weibo.cn/sinaurl?u=https%3A%2F%2Ftyj.fujian.gov.cn%2Fzwgk%2Fxwzx%2Fsxdt%2F202303%2Ft20230306_6126677.htm" target="_blank">https://tyj.fujian.gov.cn/zwgk/xwzx/sxdt/202303/t20230306_6126677.htm</a>

  经综合研判,<strong>取消2023年龙岩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测试)中必考类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200米游泳(泳姿不限)项目测试,相应成绩按满分15分计入学生体育中考成绩</strong>。

  因疫情影响,经综合研判,在2023年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中,<strong>调减1000M跑(男)、800M跑(女)项目,相应成绩按满分15分计入学生体育考试成绩</strong>。

  不仅是地球科学类知识,在马珏看来,人文、区域地理同样需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思考。2013年,她曾到英国伦敦调研,旁听了一堂中学地理课。学生要在课堂上运用地理学的方法制定旅游规划。这与国内的教学理念有所差异。她曾想在课上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但受限于需要教授的知识点过多,“我们还要受到内容必须讲完的限制”。一些新增的环境和国家安全等知识,多是结论,缺少论证过程,使学生只能站在宏观角度分析,课程也显得较为枯燥。

  3月14日,受蒙古气旋及后续高压系统共同作用,蒙古国南部、中蒙边境及内蒙古中东部沙源地持续起沙,在西北气流影响下持续向东南移动并叠加沿途扬沙,沙尘范围逐步扩大。当天,京津冀等北方部分地区出现沙尘污染,张家口、赤峰等城市空气质量出现严重污染。

魏婉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