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调:通胀带来经济压力 美国近半数民众生活捉襟见肘

来源: 能源网
2024-06-22 03:23:51

  中新网6月21日电 综合报道,长期通胀给美国民众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一项民调显示,美国近半数民众认为近期的通胀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美媒认为,未来几年通胀率或许将持续高于工资涨幅。

  《纽约邮报》报道称,美国蒙茅斯大学民意调查所19日发布了一项月初的民调结果,数据显示,46%的美国人“正在挣扎着保持目前的经济水平”,达到本届美国政府上任来该民调机构此项调查数据的最高值。

  报道称,美国民众正面临越来越大的经 济压力。报道特别指出,该数据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为20%至29%,2022年至2023年为37%至44%

  这一压力可能将延续较长时间。美国《国会山报》报道了Moneywise理财网站基于美国劳工统计局、联邦住房局和在线房地产服务网站Redfin数据的一项分析,分析指出,未来几年,通货膨胀率或将继续超过大多数行业工资的涨幅。

  报道称,过去五年中,97%的职业工资涨幅未能跟上通胀,服务员是唯一获得实际工资增长的行业。

  <strong>近年来,广大高校积极发挥科创优势,赋能乡村振兴——</strong>

  西施故里、东白山水、枫桥小天竺……拥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诸暨,始终保持着一股浪漫的地域气质。改革开放之后,诸暨的经济产业也紧跟时代潮流,这座曾经人口不到三万的小镇,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变身成拥有百万人口的珍珠名城、袜业之都。

  “由于是智能操控,海洋牧场日常运行只需要4人,15天到20天轮换一次。”李益说,他们每个人都是业务的多面手,发电、放养、数据分析等各种业务都能熟练操作。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董博婷)记者12日从国家档案局了解到,近日,国家档案局发文公布了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评选结果,共有55件(组)档案文献入选。

  弯腰、蹲下,锤起、锤落,加固、拧紧,一路检一路看一路记,职工们在有条不紊地作业着。

  ——中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电子科技大学夏川课题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于涛课题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课题组共同创建一种二氧化碳转化新路径,通过电催化与生物合成相结合,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路径。

杭翰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