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主题交流在穗举行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20 16:26:32

  中新社广州6月19日电(记者 郭军)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中山精神 黄埔百年”主题交流暨“黄埔百年·薪火赓续”书画摄影作品展开幕式19日在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举行。黄埔军校同学会和广东省有关方面负责人,以及两百多位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嘉宾、黄埔同学亲属代表、有关专家学者等出席活动。

  活动期间,来自广东、香港、台湾的黄埔亲属代表围绕“中山精神 黄埔百年”开展主题交流。孙中山先生后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孙伟勇表示,黄埔军校的创办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的产物。近现代革命以来,中山先生创办的黄埔军校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应当以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为契机,发扬黄埔精神,进一步促进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携手共进,让中山精神永放光芒,黄埔精神历久弥新,促进祖国完全统一大业早日实现。

  台湾黄埔军校同学后代联谊会会长丘智贤表示,黄埔军校是中国军事教育史上声名最著的军事学校, 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光荣记忆,刻画着民族力图振兴、国家迈向平等的艰辛历程,我们缅怀牺牲的黄埔先烈,更要谨记黄埔校训,继承与发扬“团结、负责、牺牲”的黄埔精神,发挥黄埔百年孕育焕发的价值,凝聚更多力量,齐心协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黄埔四期教官董巽观之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副校长董小麟表示,黄埔精神是黄埔军校建校之魂,是黄埔百年历史得以传承的根脉所在。继承和弘扬黄埔精神,就要为国家统一、民族振兴作出新时代的积极奉献。在当今中国,黄埔精神所打造的统一祖国的核心要义更有进一步强调的必要。我们黄埔后人要始终不渝按照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建会宗旨和政治使命,坚定反“独”促统,为同心共圆中国梦广泛凝心聚力。

  主题交流后,台湾书画界代表向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赠送台湾黄埔校友为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创作的书法作品。据悉,“黄埔百年·薪火赓续”书画摄影作品展收录展示了100位黄埔老同学、知名黄埔亲属、海内外知名书画家的纪念作品。

  本次活动由黄埔军校同学会、广东海外联谊会、民革广东省委会、广州海外联谊会指导,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民革广州市委会、广州市黄埔区主办,广州市黄埔海外联谊会、广州市黄埔区文联、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承办。

  当天的活动拉开了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黄埔根脉情”系列活动的序幕,来自港澳台和海外的2000多名黄埔同学及其亲属、黄埔组织负责人、港澳台青少年等将陆续来粤参加相关活动。(完)

  报道提到,以前对犯罪行为所得财产的追缴必须通过刑事诉讼程序,中国不允许缺席审判,因此,当犯罪嫌疑人逃匿或者死亡而无法到案时,诉讼程序就无法启动。

  作为稳增长的“压舱石”,郑州的工业经济同样明显回暖。一季度,郑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2%、15.5%。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除进出口增速为负外,投资和消费均明显回升。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8%,工业投资更大幅增长50.5%。

  这是1976年10月21日,丁肇中因发现J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的第三天,丁肇中成为继杨振宁、李政道之后第三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那一年,他年仅40岁。

  <strong>总台央视记者 刘洁:</strong>今天进行的全区合练,是神舟十六号发射之前的最后一次要素齐全、最接近实际发射的合练,合练的结束,也标志着火箭进入了临射状态。

  这是1976年10月21日,丁肇中因发现J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的第三天,丁肇中成为继杨振宁、李政道之后第三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那一年,他年仅40岁。

  在这位专家看来,“纳保”只是解决罕见病患者用药难题的第一步,接下来,还需使之顺畅进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在地方建立畅通的配送渠道,才能保障罕见病用药。

李佑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