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消费新场景 各地争相布局“低空+”领域

来源: 红山网
2024-06-06 09:21:02

  本报记者&n bsp;寇佳丽

  当前,我国低空经济领域正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景象。各地以产业调研、精准招商、专题研讨、出台政策规划等多种方式推动低空经济加速发展。

  6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重点任务部分,《意见》明确“培育壮大低空飞行应用市场”“提升低空空域使用效率”“加快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通航制造业发展”四大建设方向,共12项具体举措。

  丰富应用场景

  加快商业化

  记者梳理发现,截至6月5日,年内共有山东、浙江、安徽等8个省份出台了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举措或征求意见稿,其中,进一步开发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是重点内容之一。

  例如,《意见》明确提出,“拓展低空消费市场。推动旅游景区开通低空旅游线路和观光圈建设,支持短途运输、低空旅游融合发展”等。5月15日至5月21日公开征集意见的《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年,围绕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空中摆渡、城际通勤、特色文旅等,新增10个以上应用场景”。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赵玲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对应用场景挖掘的关注与重视,有助于加快低空经济商业化发展的步伐。同时,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成本较高,是各地发展低空经济市场普遍面临的挑战。由于观光旅游领域具备较高的接受能力和成本转嫁能力,低空观光很可能最先实现商业化。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低空经济、推动商业化落地,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挖掘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离不开政策支持、企业策划,也有赖于广大消费者的选择。因此,现阶段推动应用场景落地需注重顺应消费新趋势,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培育“低空+”新消费场景。

  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需进一步加强

  在政策支持下,我国低空经济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赛迪顾问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份,中国低空经济领域共有企业超5.7万家;2014年至2023年,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由852件增长至14134件,增长近16倍。

  “尽管低空经济整体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但各路资金已经闻风而动。”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田惠敏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当前各类低空经济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五大类别:一是政府资金支持,包括政府补贴和专项资金、地方政府财政支持等;二是金融机构支持,包括商业银行贷款、政策性银行贷款、金融租赁等;三是资本市场支持,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等;四是私人投资,例如个人投资者通过直接投资低空经济项目,成为天使投资人或者合伙人;五是国际资本支持,例如外国直接投资(FDI)、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等。

  多位受访专家告诉记者,现阶段,在各类低空经济项目中起主要牵头作用的还是财政支持、专项资金等。今后,一旦低空经济在技术创新加持下推出能够普及大众的产品或服务,社会资本将会大规模进入这一领域。

  “业内相关方还需要在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促进各路资金优势互补,为产业成长、成熟奠定扎实基础。”田惠敏说。

责任编辑:何松琳

  “低轨卫星如果能播发独立的测距信号,就具备了独立定位导航能力,对GNSS是有益补充。”武汉大学国际卫星导航服务组织(IGS)分析中心副所长李敏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假如把方舱内外的医疗资源看作跷跷板两端,“放开”前后,板子完成了一个你升我降的过程,现在一些医护力量又从方舱回流到了医院。原本,方舱的医护流动以21天为期,但12月7日之后,医院就分派不出人手支援方舱了。12月6日接替李慧的医疗组组长陈亮记得,12月9日,原本抽调过来支援方舱的3名医生,一个感染了,一个来了方舱后就开始发烧,最后只剩下一名医生能正常工作。

  “抗病毒治疗可以缩短病程,降低重症的风险,但抗病毒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能在家里随便使用。”王贵强在发布会上表示,比如,奈玛特韦存在药物间相互作用问题,老年人和有基础病者常口服多种药物,如使用辛伐他汀、胺碘酮等,就不能使用奈玛特韦。

  从2018年12月退役军人信息搜集工作中发现张富清的英雄事迹到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他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但当《环球人物》记者来到张富清家里时,仍然有感动直击心底。

  与之相对的是,该乡镇卫生院现在却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12月17日,张雨茜刚刚熬完一些中药,给愿意喝的村民提供,以弥补西药的严重缺乏,“现在发热患者来我们医院就医,像蒲地蓝消炎片、小柴胡颗粒、对乙酰氨基酚片这些退烧、消炎药都没有”。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开国大校,北京理工大学离休干部,原北京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信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0日在河北逝世,享年103岁。

涂正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