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聚焦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世界看到中国经济强劲动力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23 08:13:32

  中新网3月7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6日下午举行,中国五大经济部门主要负责人齐登台,就中国经济关键问题坦诚作答,引发外媒高度关注。多家媒体指出,中国对实现经济强劲复苏充满信心。

  “对经济强劲复苏充满信心”

  中国的经济形势受到广泛关注。路透社、法新社等国际主流媒体聚焦在中国全国两会期间召开的经济主题记者会,注意到中国对实现经济强劲复苏充满信心。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中国将2024年官方GDP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展示出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经济增长的信心”。

  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的分析称,中国5%左右的增长目标“既有必要,也是可行的”。

  美国广播公司(ABC)也注意到,中国经济官员认为,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ABC指出,中国将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等领域建设。

  “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

  2023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2.5%,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记者会上指出,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既是增强当前经济增长动力、巩固回升向好势头的有力举措,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

  美国《华 盛顿邮报》分析称,随着中国变得更加富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愈发重要。

  美媒注意到,围绕激发消费潜能,中国商务部将推进两个重点工作:一方面,推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另一方面,将扩大服务消费。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济方面,这一热词同样吸引了外媒的广泛关注。

  彭博社分析指出,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取得了一些成绩。2023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同年,中国新增太阳能装机容量达到创纪录水平,比美国太阳能电池板的总安装量还高。

  除此之外,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还注意到,中国今年将继续加大调控力度促进增长。郑栅洁指出,今年将强化财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统筹协调,综合施策形成合力。

  “中国的发展是机会”

  《哈萨克斯坦实业报》在题为《中国向外国投资者敞开大门》的文章中报道称,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中国将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并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分析称,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不断推进,越来越与国际接轨。而且,对其他国家来说,中国的发展是机会,如果抓住这样的机会,就可以做到双赢、共赢。

  成都市公安局天府新区分局系统研判涉家庭、邻里、债务等矛盾纠纷可能引发的警情,“一事一档”跟进;安徽省舒城县公安局将矛盾纠纷调处等以“夜话”形式开展到各个村落,打造“夜间流动警务”……广大民警辅警走进社区、农村、企业、校园,着力将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将安全稳定创建在基层。

  <strong>创新创业的带动效应。</strong>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创业扶持政策持续完善,2022年三季度末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694亿元,同比增长14.8%。加强零工市场建设意见出台,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启动,为灵活就业健康发展增添助力。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和女性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汽车消费“她经济”已不容小觑,成为汽车市场新增长点。现在,马路上主打女性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比如欧拉好猫、零跑T03、奇瑞小蚂蚁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提到,每一位患者都十分关注“阳康”后的不适,第十版方案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临床特征提出了三个状态的治疗方案。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也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百万级别领域还相对空白,这意味着所有车企都在接近起跑线的位置,国产品牌大可向上尝试。此外,一个现实原因是,目前除特斯拉外,各家新能源车企都面临着单车毛利率不高的问题,特别是去年以来供应链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进一步挤压车企生存空间,这也让不少自主品牌不得不进一步向上突围。

  习近平指出,过去10年,我们多次会面和通话,就双边关系、治国理政经验等深入交流,将中捷关系提升成为战略伙伴关系。我们共同推动双边经贸人员往来,捷克对华出口额增长近2倍,2019年中国赴捷克旅游人次比2013年增长250%。中方重视中捷关系发展,视捷克为重要战略伙伴,愿同捷方一道,推动双边关系行稳致远,更多造福两国人民。

张玉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