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观·回响|筑牢北疆绿色长城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06 12:58:53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2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活动聚焦“土地修复、荒漠化和干旱韧性”。

  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将防沙治沙牵挂在心,多次对荒漠化防治、推进“三北”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横亘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防治荒漠化的主战场之一。近年来,内蒙古牢记嘱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切实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筑牢祖国北疆万里绿色屏障。

  2023年9月15日,河湖湿地水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团队在内蒙古乌梁素海采集湖水样本(无人机照片)。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的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是控制京津风沙源的天然生态屏障。近年来,当地不断加强乌梁素海综合治理力度,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工人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管护树木(2024年5月26日摄)。数十年来,林场结合“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低质低效林改造等生态工程,持续提高森林覆盖率。

  2023年9月10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拍摄的樟子松林(无人机照片)。多伦县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当地通过人工造林、工程固沙等措施治理沙化土地。

  2024年4月27日,治沙工人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腾格里沙漠S315沿线固沙工程现场用稻草扎草方格(无人机照片)。

  2024年3月28日,治沙工人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阿古拉镇的沙地里打草方格。

  2024年3月27日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拍摄的栽植在羽翼袋沙障内的樟子松。

  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巴彦呼交嘎查其白线防沙治沙项目区,穿沙公路将沙地切割,沙丘被逐步固定(2024年5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

  2024年5月16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拍摄的乌兰布和沙漠光伏基地(无人机照片)。乌兰布和沙漠建设生态光伏基地,采取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办法,努力把沙海变为“绿海”。

  2024年5月15日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沙地拍摄的“双百万亩”综合治理工程努古斯台项目区(无人机照片)。

  记者:连振 贝赫 李云平 李志鹏

  编辑:徐金泉 林立平 毕晓洋 许睿 张浩波 虞东升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新华社摄影部、内 蒙古分社联合制

  看似寻常容易,实则艰辛,消防岗位负责人陶毅也有同感。去年底,指控中心消防岗位进行二期改造整治,针对以往出现的问题进行修缮升级,设备状态得到更新,挑战也随之而来。任务期间,中心运行负荷强度最大,消防团队要始终紧盯报警器的状态,“消火栓、灭火器、烟感探测器……这些关键设备的位置我们必须烂熟于心。”陶毅说,针对此次任务,指控中心消防团队在任务前组织消防综合应急演练,模拟区域火灾响应处理,强化应急处置意识,从隐患排查、检查维护、增加备份等方面有效完成设备可靠性梳理,确保在关键时刻展现设备最佳性能。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9/71/10610597439035197647.jpg" alt="" />

  “我感觉这个人非常可疑,恰巧他在之前出交通事故时被公安机关采集了血样,我当即将赖某的血样与霍某彬父亲的血样送去对比。”张尚兵说,结果显示二人有单亲血缘关系,由此锁定当时在乐至县城经营水果摊生意的赖某就是霍某彬。

  韩国天文研究院9日凌晨4时的轨道分析结果显示,ERBS于当天中午12时20分至1时20分之间坠毁的可能性较大,坠毁地点预测范围包括朝鲜半岛。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上海1月9日电 (高志苗)124家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PO)募资净额约2400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全年中国A股募资净额的四成,这是科创板2022年的“成绩单”。科创板开市三年多来,截至目前,上市公司502家,总市值超6万亿元,支持了“硬科技”企业发展。

  1、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鼓励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倡导公众特别是老年人积极主动全程接种疫苗和加强免疫接种。

刘淑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