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者揭示全球核幔边界高速异常区内存在超低速区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01 10:24:09

  【科教文卫】中外学者揭示全球核幔边界高速异常区内存在超低速区

  中新社合肥3月6日电(记者 吴兰)记者6日从中国 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中外学者合作发展了一种探测核幔边界超低速区的新方法,揭示了全球核幔边界大尺度高速异常区域内存在中小尺度超低速区。

  据悉,这一重要研究进展由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和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的科研团队及国际同行合作实现的,为超低速区的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了关键信息。

  作为地球内部最重要的边界之一,核幔边界层连接着液态外核与固态地幔,是物性结构与动力学过程最复杂的区域之一,对于地球磁场演化、地球自转变化与地球参考框架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几十年里,地震学观测显示核幔边界上方存在多尺度的非均匀结构,包括大型低速省、中小尺度的超低速区等。研究团队聚焦于核幔边界高速异常区域是否广泛存在超低速区这一科学问题,发展了一种探测核幔边界超低速区的新方法,有效地扩展了核幔边界高速异常区域的采样范围。

  研究团队搜集了2000年至2020年间143个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体波震级大于6级的全球地震事件在北美洲、欧洲及中国台阵记录的波形数据,开展振幅、偏振、频率等多指标特征分析。

  研究团队不仅在太平洋和非洲下方的大型低速省周围发现了超低速区,还在之前未被充分研究的核幔边界高速异常区域内探测到了超低速区,包括中美洲、亚洲中西部、阿拉斯加和格陵兰岛等区域。

  “这只是年货销售的开端,未来几天将迎来高峰期。”京客隆甜水园店店长郭东年说,“以前大家的购物车里,堆的都是米面粮油,以及大白菜、土豆、洋葱等易储存的菜品;而现在,大部分是叶菜、鲜鱼、鲜虾、鲜果,其中不少是高净值商品。”

  2017年5月,第四十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在北京开幕。中国自1983年加入《南极条约》、1985年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以来,首次担任东道国。在会上,我国提出了南极“绿色考察”倡议,首次发布了白皮书性质的南极事业发展报告——《中国的南极事业》。

  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更加密切,尤其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带来政策红利,东盟稳居上海市第二大贸易伙伴。2022年,上海市对东盟进出口5660.1亿元,增长5.2%,增速高于全市外贸总体增速2个百分点。同期,对欧盟、美国进出口分别为8259.6亿、5224.1亿元,进出口值均保持增长。

  四是广泛征求意见。先后征求了相关专家、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意见,同时在北京召开调研座谈会,听取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建议。在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乌鲁木齐1月19日电 (喇小飞)“过年了!过年了......”,18日晚间,伴随着欢快喜庆的音乐声,距离乌鲁木齐市区最远的街道——达坂城区艾维尔沟街道,举行了一场主题为“玉兔迎春·梦想绽放”的春节联谊活动,当地民众和煤矿工人齐聚礼堂,在热闹喜庆的氛围中共庆即将来临的兔年春节。

  实验动物是开展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重要素材。我国实验动物资源仍然比较匮乏,开发实验动物新资源是国家重要战略需求。小型猪在形态学、解剖学、生理学等方面与人类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是理想的大动物模型和异种移植器官供体之一。

洪文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