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专家:人才培养激活企业数字化转型,实际应用成关键

来源: 央广网
2024-06-03 02:12:51

  中国正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保持稳健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其背后都离不开人才支撑,当前数字人才培育已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

  在政策层面,国家已显示出重视。今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旨在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数字人才的缺口仍较大。据测算,我国数字化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且仍在不断扩大,大量数字化、智能化的岗位涌现,对数字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梅杰同样关注到了这一趋势,他提到,在五年前企业可能会认为数字化是IT部门中十几个人的事,但现在大部分企业会要求企业管理者及业务骨干 都具备数字化能力。据他观察,企业数字化人才的比例从原来的10%,到现在变成40%或50%甚至更高。

  不过他亦指出,当前企业在培养数字化人才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员工学习数字化技术之后如何具体应用并有实际产出,这也是数字化工具在企业中落地产生价值的过程。

  对此,梅杰认为可以借助“杨三角”理论来帮助理解企业如何更高效培养数字化人才。该理论模型由员工思维、员工能力、员工治理三方面组成,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员工思维可代表是否具有学习数字化技术的意愿,员工能力意味着是否具有数字化能力,员工治理则代表企业是否能提供数字化平台让员工发挥所长。

  借助这一模型,梅杰建议,企业在培养数字化人才时首先需要激发员工的数字化学习意愿,同时配置合理的企业员工能力建设计划,并借助数据工具平台降低员工的学习门槛和时间周期。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9日电(记者 卞立群)在2023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媒体沟通会上,中足联筹备组竞赛部负责人郭炳颜确认,2023赛季中超联赛和中甲联赛恢复至主客场赛制。中乙联赛分区进行主客场比赛。具体联赛规模视准入情况而定。(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西安2月9日电 (李一璠 雷昕洁)记者9日从国铁西安局韩城车务段获悉,节后各地企业复工复产,企业和居民用电需求不断攀升,韩城车务段下峪口站内煤炭的发送量骤然剧增,编发列车量从日均15列激增至45列。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居民消费提质扩容潜力巨大,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将进一步拓宽国内市场空间,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有利于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狂飙》讲述的是以一线刑警安欣为代表的正义力量,与以高家兄弟为首的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展开的长达二十年的正邪较量。该剧的主创团队曾表示,“安欣”取材于多个真实原型,是万千警察的缩影。

  截至目前,祁阳建成立体大棚1.5万平方米,简易大棚12万平方米;储备春播作物种子600吨,肥料3万多吨,农膜1500吨;检修保养各类农机具1.5万台套,有力保障春耕生产需要。2023年,祁阳将落实粮食生产面积126万亩,总产可达56万吨。(完)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王向明:“党的二十大非常明确提出来,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在现阶段的中心任务,中心这个关键词非常值得我们去把握。什么叫中心?中心就是我们各项工作都应该围绕这个中心,都要服务这个中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它的中心议题就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蔡绍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