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小学生自学网>> 信息>> 学习电脑

1汉字的发展(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6日 点击数:
 
幻灯片制作在五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很熟悉了,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我的思想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在设置合适的背景这方面有所提高,因此将重点放在了设置背景上。

    在引入时,考虑到这是汉字的发展第二课时,应该对上节课的内容有所复习,本来打算先让学生回忆一下汉字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文字,结果他们好像都没有怎么记得,因此自己直接出示了幻灯片来复习。

    在确定制作内容这个环节,自己感觉稍微显得快了点,目的本来是让学生能够分析材料,了解一下材料后再去制作不会盲目,也可以省去看资料的时间,这个环节我处理的仓促了一些,使得学生还没有搞清楚自己要做什么的时候就直接进入了下个环节。

    这堂课中,自认为最不足的地方就是评价,学生可能因为太紧张了,当让他们来评评看其他同学的作品时,没有一个人愿意举手,因此变成自己一个人在评,而且自己评价的时候没有评价到位,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哪里好?哪里不好?评价这一块一直都是自己的弱项,希望有经验的老师能够给点意见或者方法,怎样有效的评价学生的作品?

教材处理(观察点)

骆老师的课:

课堂结构完整,从创设情景,学生探索,点拨,评价……我自己上这堂课时很疑惑,想让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得两个课时。一堂课孩子们只能完成一个作品坯子,我也只能给予技术上的帮助,个人感觉如果不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点拨评价就不具有任何意义,没有办法点到学生想要的点上,孩子们反倒会因为突然的被控制而失去创作的热情。骆老师让学生选取一两种自己喜欢的文字发展阶段进行作品的制作,巧妙得避免了上述我的尴尬,也让学生有了自己选择的空间。

宣老师的课:

宣老师在教材解读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通过两张对比明显的幻灯片,让学生能直观得得出作品制作应该注意事项,也就是美化幻灯片的标准。特别是(语言:简练、明了)这一点,宣老师在课前就做了铺垫,学生理解起来简单多了。当然,顺利给出这些标准的同时,很多时间过去了,造成学生来不及展示他们的才能。

另(不知道归啥观测点):骆老师的课是第一堂,学生早早进入课堂,看到很多老师在场,一个个都很紧张,少了平时的活泼,骆老师看到这个情形,用唱歌的方式给学生打气,学生明显比进教室的时候轻松多了。个人觉得,课前的一些准备,像活络气氛也是一堂好课不可缺少的元素。我猜想,在设计猜字谜游戏时候,骆老师想把字做成一个亮点,前面的字学生猜起来太简单,的出现可以让学生再感受感受古文字的神秘,骆老师在学生多次猜不中的情况下,情急亮出了答案,学生也因此失去了一个享受成功喜悦的机会,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教研活动小组反馈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两位老师的教学共同点:

1、教学过程清晰、思路明确。

2、课堂结构富有情趣。

3、教师的定位很明确,教师始终是以一个引导者贯穿整堂课。

4、教学中溶入了课程整合的思想。

5、基本达成教学目标。

存在的问题:

1、在课堂中,学生的能动性、参与性、积极性没有发挥出来。

2、在评价版块,师评比较多,缺少自评,互评。

3、对目标的把握还有尚缺空间。

对骆小妹老师的点评:

  骆老师的导入非常精彩,以字谜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只是还欠缺点语言引导,通过语言引导,让学生快速的参与进来,这当中可以采取点激励的措施。骆老师在出示汉字的发展过程时,可以适当的展开,这样可以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分析材料时,如果能集中学习材料,让学生了解分析材料,在制作的过程中就能很快的进入幻灯片的制作,而不是花更多的时间去选材料。出示两张幻灯片(一张背景和版式都不合理,一张背景和版式合理的)这里应具体点出,明确的认识用图片做背景,避免幻灯片的整体效果,在制作指导过程中版式体现的不够。

对宣霏霏老师的点评:

  上下环节连接自如,要点讲解到位。在材料的学习上宣老师使课程整合效果发挥到了一个极点,她的讲课让人耳目一新,没有想到我们的信息课也能有语文课一样的动人、精彩。只是宣老师在各环节上的时间分配有点欠妥,学生操作、老师指导,指导之后学生的修改时间少,乃至于最后的评价阶段没能做到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很好的结合。

  以上内容是我们小组的一点观点,说的不好请见谅,也请大家多多指导!

首先非常感谢两位老师的辛勤工作,你们给我们全市小学信息技术老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借鉴的机会,一块交流讨论的空间。

这两节课都采用了先集中讲解,后分散练习教学流程。整个教学过程简单、明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清晰可见。如果大部分学生能非常熟练的使用PPt这个软件,那么这样大气磅礴的处理手段,必将会给学生一个很好的自由创作空间,做出来的作品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可惜,根据两节课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现有的技能还未达到“熟练”使用PPt这个程度,许多学生都忘了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这样的情况下,就要调整使用25分钟来集中练习的设计,把这个任务分解成两块:插入背景,插入文字图片等元素,降低任务的难度,勾起学生的回忆,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这样中下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会得到充分的调动,课堂的气氛就会活跃起来。

另外,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感觉到课堂非常的安静,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碰撞的机会很少,主观能动性体现得不够。要改变这种现状,那么就要在课堂组织的形式上多样化一些,如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小组竞赛,培养协作精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经过不断的课堂教学实践,这两位充满灵气的教师一定会蒸蒸日上!

义乌市福田小学 余宪峰

这是一次极难得的机会,真遗憾自己没有很好得把握,更抱歉自己不负责任,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匆匆上阵,糟糕至及。此处,我又姗姗来迟,在此先自我批评一下。我自己是一个实话实说的人,所以我更希望同行们对我也实话实说,多提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多谢!

反思这堂课,自我感觉最大不足有五:

第一、学情分析不到位。

在设计教案时,考虑到按学生目前的能力,在两节课还未能达到制作一个完整演示文稿的水平,于是分成了三课时。周二在自己的班里试教了一下,也许是以前教地不够扎实的缘故,我发现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缺少一个尺度,而且对整个作品没有一个规划,盲目又浪费时间,因此我设计了几组幻灯片进行对比,给他们一个尺度标准,并希望学生能先给自己的作品一个规划,然后添加内容,再美化和设置动态效果。虽然想到了这些,但只是根据自己的学生情况和自我猜测,而没有去更多了解来上课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我也忽略了一点,让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都来从头到尾独立完成作品确实不大现实,而且虽然五下和六上把最基础的技能都操练了一遍,但学生的具体操作水平并不高,熟练操作的学生并不多,因此自己的设计对学生起点的定位过高,而且在课堂上也没有采取获取学情信息的措施,对教学计划没有及时做调整。在此,我非常赞同徐老师和丁老师他们提出的设计半成品和分层导学的建议。

第二、教学目标未达成。

从课堂的反馈情况看,很多学生还在琢磨第一张幻灯片,虽然不要求在这一课完成,但是从巡视情况看,我觉得原因有三:第一是他们没有给自己的作品一个很好的规划,加了又删,删了又加。第二是学生的性格是在做一件事就硬想着先把它做好,没有举足轻重和时间协调分配的思想。第三是学生平时因为不常实践,对于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不高,对细节操作上的问题难能对付。因此,我觉得自己在原先设计的“美的标准”和规划设计程序并没有在这堂课上体现出来。反而占用了太多的时间,也就更没有帮助学生在技能上有所提高,因此想达到这一课的整体目标还有很大困难。

第三、教案实施不灵活。

对于课堂信息的捕捉能力和应对能力不够,感觉这也是自己目前最难攻克的关口。从学生开始制作,就发现他们的基础并没有达到熟练的程度,同类的问题还是比较多,而我却没有及时加以集中解决。

教学过程中,另有几处操之过急,遗漏、点地过早或没有点破关键点。如在引出对信息的筛选没有特别强调取舍问题;在对背景设置提出的协调问题时,仅强调了界面色调的协调,背景风格和文字的协调仅一笔带过,可能有所欠缺。还有在学生制作前所提的规划、添加、美化和效果的这个程序要求时也一笔带过,没有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起到效果。

第四、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很好体现。

虽然计划安排三个课时,让学生在这一课对作品做好整体规划并开始创作,但最终留给学生思考和创作的时间太少,自己说的评的过多。

第五、自身行为对学生的榜样作用未体现。

最大问题是自己课堂语言不够简练明了,没有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对于时间把握不够,也给学生一个急匆匆的感觉。

写完这段,忽然想起去看看2007年的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比的录像(http://blog.cersp.com/userlog9/102188/archives/2007/416868.shtml),也因课前没有时间去琢磨前辈们的课,看了之后,更觉自己的课堂千疮百孔,也就不一一例举了。最后我也建议大家不妨去细细品味一番。

《汉字的发展》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将上节课搜集到的“汉字的发展”资料制作成幻灯片作品,从而进一步了解中国汉字发展历史,感受中国汉字发展的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单从教学内容上看,并没有较难的知识点,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出彩?师和宣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十分到位,在深入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同时,形成了各自的教学特色,体现这次教研活动的“同课异构”。

1、课堂导入生动有趣、异曲同工。骆老师和宣老师的导入紧密地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一进入课堂就被深深地吸引了,但是,两位老师情境的切入点又各不相同。骆老师引导学生猜字谜,从教学内容上吸引学生。宣老师设计的“不必走路的解说员”,从设计工具上引导学生,并且“看看谁能吸引更多的游客驻足?”之类的语言,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课堂教学思路清晰、教师掌控能力较强。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两位老师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骆老师的教学是丢包袱,学生在完成作品的同时逐步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骆老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宣老师则是先磨刀后砍柴,把制作幻灯片要注意的事项先一一解决,避免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无从下手,特别是她通过直观的作品对比组织学生发现“美”的标准,而不是生硬地告诉学生制作幻灯片的要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这个标准的确定上,我们看出宣老师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预设十分到位。

听了两位老师的课,结合我自己平时的教学,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以探讨:

1、关于教学素材、教学范例的准备,多从小学生的操作水平、审美观考虑,学生可能更感兴趣,更容易进入角色。

2、我觉得本课不仅仅是让学生根据素材完成幻灯片作品,因为这样的操作,五年级学生都能完成,那么,六年级学生的特点应该体现在哪里呢?教学目标中,把感受中国汉字文化的生生不息作为情感目标,这个目标两位老师在导入部分做得比较好,到了真正制作中似乎过于看中幻灯片本身,忘记了素材的作用。我们可以在制作时在这一方面对学生有所要求,比如在作品中体现不同文字的历史朝代、特点,这样,学生制作时,就会看素材,选素材,而不是全文复制粘贴。

3、对于计算机课堂,评价一直是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我觉得学生不会评价,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的评价语言的贫乏,所以,在学生学会评价之前,我们老师要先丰富自己的评价语言,评价语言和课堂教学一样,也是可以预设。

这次教研活动,不仅让我们领略到师和宣老师的教学风采,同时也像一面镜子,对照着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我想,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一定能更迅速地成长!

两节同课异构的课给了很多的启发,我们学校在语文数学上都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上课,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天终于在自己的学科上也听到了这样的课,首先感觉很不错。对于骆老师的课,引入部分不错,给学生猜字谜这样的游戏,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了起来,应该说对于后面的教学有利;上课过程中也给与学生时间操作,让学生充分发挥,在遇到学生有困难或者错误的时候,老师做到及时的提醒;有一点就是,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和展示不够,如果这快能够加强,那应该说不错的。对于宣老师的课,就是引入部分有些过长,导致在后面学生的练习时间没有,更没有了对学生做平进行点评。

北苑学校小学部 楼勇 前洪小学 陈振华 黄杨梅小学

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应该说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制作幻灯片是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的一个综合运用,是学生多项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对于学生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从课堂的反应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完成作品的难度还是不小的,我想这样也是目前我们各个信息技术老师比较困惑的地方,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这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我想能不能采用合作的方式,让2、3个学生共同来完成作品,这样不仅可以互补学生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合作意识的培养。

再者,对于信息技术课我觉得和语文课等还是有实质的区别的,那就是信息技术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没有必要把很多的时间花在别的方面,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讲解重点,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去自我发现,自我提高。

两位老师教态自然,上课思路清晰,课堂导入部分都很精彩。骆老师以一个猜字游戏展示汉字的发展过程,形象生动。宣老师以为“汉字发展史”展区的大屏幕设计一份演示文稿给学生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觉的两位老师都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问题,本节课是教学内容第二课时,我觉得让学生动手操作和教师对作品的评价应该是本节课的重点,我们大家看到到后面对作品评价的时候,由于前面的时间花的比较多,以致没什么时间。学生对自己一堂课下来作品的情况也不清楚。

通过本次活动,我感觉目前信息技术课堂要关注五点:

关注一:教师的导课是否真的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是否真正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是否在最短时间内破题(或引题)。

关注二:课堂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是否流于形式,学生对新知识学习是否有深刻的体验。

关注三:课堂评价是否多元。如在课堂内展示学生作品、开展作品评价时,是否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并且在评价中是否努力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之不足,努力虚心倾听同学以及老师的意见。

关注四:教师在课堂内如何把握信息技术学科中技术与非技术关系。

关注五:课堂目标如何达成及教师在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中所作的努力。

首先肯定两位老师的上课都很不错,对教材的把握十分到位,课前的准备工作是花了很多时间的。

我个人的观点:

教师的导课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也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但破题的时间过长,占了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一些非信息技术的内容(如感受中国汉字文化,作品中体现不同文字的历史朝代、特点)应该在学生掌握了ppt的技能后,有时间、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出的更高要求,不要在初次制作的同时提出。信息技术课和语文课、美术课等还是有实质的区别的。

东洲小学 傅一明

本次教研活动围绕“同课异构这一主题展开,两位上课老师从自己不同的教学设计思路出发,给我们演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但她们所围绕的教学目标始终是相同的,所达成的教学效果也近乎相同,许许多多地方都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我们针对她们课堂中所凸现的一些问题来共同探讨,着要目的还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更加有效的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

一、 如何更加合理的安排教学时间和环节

教学的安排不是说有固定的模式,但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我们信息技术课与其他的学科有所相同,但也有所不同。如我们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等,因此在学生联系这一环节我们要确保时间和学生联系的空间。两位老师的可给我们共同的感受是学生联系的时间和空间有所受限制。一方面可能老师在导入环节花费更多时间有关,导入精彩固然重要,但也要紧凑,抛弃一些不必要或是可要可不要的内容。如宣老师课中的“文字博物馆”简单带过引入“汉字发展史” 就可以了;一方面也体现学生思维空间上,老师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素材在教学上会使学生更加方便学习,但也限制了学生作品的拓展空间。最终相差的作品都像同一模子刻出一样,但也不叫矛盾,如果让学生自由采集素材,估计得预先花上一两节课时间。如何“鱼和熊掌兼得是我们要更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二、 课堂组织的形式多样化的问题。

我们这两堂课所面对的学生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学生的信息素养都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已经有所体现。结合我们教材的内容六下教材本身也是针对学生特点而设计的一系列整合知识,我们在教学中能否放的再开点,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呢?两堂课都围绕教师提出的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从可当实际的效果来看不是很有效,进20%30%的学生没有很好的完成作品。我们能否不这一部分学生整合于小组之中,分工合作,共同学习。但这也要处理好“分工工作,不要让能力好的学生一手包办。合作学习不仅是体现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要达成教学目标,简单的说就是要让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弱的学生共同进步、发展。

教师的教学范例也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地方,我们在范例教学中给学生的是不是一个固定的教学步骤,这样学生出来的作品往往是一个方向的,这对这“汉字的发展”着一课,学生的立足点可以很多方面的,我们在教学中更应强调的是多样性。

三、 教学评价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点。

评价的重要性不必再提了,在两堂课中我们的老师还不够重视突出这一点,客观上和教学实践安排有关,但我们在教学实际中要学会灵活调整安排。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以及课堂中教学的重难点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评价或对学生作品中出现问题的点拨,来达到巩固加强作用。也是对自己教学的查漏补缺,从中可以看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精彩的点评还会引起学生个共鸣,达到教学高潮的效果。

以上是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值得大家共同商榷。

实验小学 丁肖忠 郭荣强 楼林飞 贾跃权

教研活动,小组反馈:

两位老师的精心准备及精彩展示,我们得益非浅。

骆老师以字谜的方式导入该课,宣老师的情境导入,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两位老师的自然亲切,使得课堂气氛更为融洽。

我们都知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兴奋不已、情绪高涨,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即使学生的回答出现问题,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不但避免了学生的尴尬,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学生在纠正了学习中错误的同时,还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

而对于课堂评价语言,我们认为这是信息技术教师比较缺乏的。在平常教学中,用的最多的评价语言就是“很好”“对的”“你真棒”,而更多的时候是重复学生的回答(学生回答精彩或者是回答声音太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自己本身评价语言的缺乏,在引导生生互评、学生自评上很难达到原先的设计意图。

我们将在不断磨练经验积累的过程中能使课堂评价语言得到优化。

以上是我们小组的一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