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小学生自学网>> 信息>> 信息技术教学

熊璋:信息科技新课标是0到1的进步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7日 点击数:
 

4月27日晚,“未来有AI”公益讲座——“2022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解读研讨会”在线上直播,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熊璋教授应邀出席研讨会,并做了深度发言。熊教授认为,原来的信息技术课改为“信息科技课”,并且列入必修,成为国家课程,这是从0到1的巨大转变,必将对我国青少年信息科技素养的培养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当晚有超过12万人在线观看了直播。

 

 

教育部领导在21日的发布会上表示,根据中央要求,信息科技要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熊教授指出,这就意味着,信息科技课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这是中央的要求,是国家意志。

 

 

在研讨会上,熊璋教授重点分析了“信息科技课”列入必修课的重要意义,以及“信息技术课”更名为“信息科技课”的深刻内涵。如果把以前选修的“信息技术课”比喻成“0”,那么现在纳入必修的“信息科技课”就是“1”,0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了,现在教育部把信息技术改为信息科技,并且列入必修,这是从0到1的巨大转变,也必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早在2016年1月,熊璋教授就写过一篇《加强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国家治理周刊,在这篇文章中,熊教授提出,信息素养应该和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具有同等的地位,信息科技课程在中小学应该和语数理化生一样成为国家课程。到今年2022年,信息科技课终于列入了国家课程,成为必修课,熊教授非常激动:他6年前的呼声终于实现了。

 

 

中国很多年以来,一直都是跟在西方国家的后头奋起直追。而现在中国不光要追,还要同步、还要跨越、还要引领,因此,熊教授认为,信息科技课升级为国家课程这个从“0”到“1”的进步,是中国的一小步,也是世界的一大步,相信全球很多国家会跟随中国做类似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要把“信息技术”改为“信息科技”呢?熊教授认为,这一个名词的变化将带来教育思维的重大变革。“技术”的导向,关注操作和知识点,培训的方向是熟练程度和技巧,它会导致我们的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科技”的导向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是面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科技导向下培养的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由此,学生的适应力、胜任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提升。

 

 

熊教授指出,技术导向没有办法撑起素质教育,也很难达到立德树人,因此我们要把原来重操作、重知识点的信息技术,转变成重科学、重素养的信息科技。此外,原来的信息技术,重精英、重大城市,原来学校里接触信息技术课的就是参加各种比赛的一小部分同学,现在变成了“信息科技”,其覆盖面也转变为涵盖城市和农村、精英和普通的全体学生。

 

 

这次“信息技术课”改为“信息科技课”,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熊教授指出,我们要考虑学生未来的道路,“他今天会敲某一种输入法,敲得很快,但永远是这一种输入法吗?他今天会这种编程语言,但永远是那个编程平台吗?可能3年5年以后就没有编程这回事了。他要学会的是如何生存在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就是他的胜任力;学生的整体胜任力包含他的数字胜任力,而数字胜任力在他的综合胜任力中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这个数字胜任力不是一个操作、一个编程可以解决的,而是一种科学的行为。”这也是把“技术”改为“科技”的要义所在。

 

 

“我们经常听到说不要输在起跑线,数学不要输在起跑线,语文不要输在起跑线,英语不要输在起跑线,甚至于跳舞、唱歌、体育都不要输在起跑线,就没有人提出来信息科技不要输在起跑线。有了这个课程标准以后。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同学心里都要明白,我们的下一代不能够输在信息适应力、胜任力和创造力的起跑线,我们的站位一定要高、想的一定要远。”

 

 

此外,熊教授还简要阐述了这次课程方案修订所指向的学科大概念。大概念是一个学科的科学基础,大概念约定了一个学科的知识关系,所有的知识在这个地方可以变成一个知识网络,贯穿其中的是学科逻辑。例如信息科技课的新课标里,就有6个学科逻辑主线,它能够在不同的年龄段引领我们的小朋友在知识网络上有螺旋式的上升,这就是大概念。

 

 

活动简介

 

 

4月21日上午,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新《课标》中对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等均作了调整,其中,“信息技术课”更名为“信息科技课”,并且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独立出来,成为享有独立课时的必修课。与此同时,教育部还印发了包括信息科技课在内的16个科目的课程标准,并细化了方案的实施要求,增加了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并要求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以评估各学段学生的学业成果。

 

 

27日的研讨会聚焦于信息科技新课标,由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主办,腾讯教育协办,会议在腾讯会议、腾讯教育、腾讯新闻等多个端口同步直播,直播观看和参与讨论的人数总计超12万。观看直播的很多老师和家长表示“很受启发”,也对专家们无私分享深刻见解表达了感谢。除熊璋教授外,还有三位资深的教育专家应邀参加研讨,他们是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首都师范大学樊磊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袁中果老师,以及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专家龚超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