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人员为解决类脑智能芯片材料疲劳提供新途径

来源: 能源网
2024-06-08 22:36:48

  该科研成果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富才为共同通讯作者。

  据了解,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算力的需求激增。传统芯片存储单元与计算单元的分离,从根本上限制了芯片计算速度和能效的进一步提升。构筑存算一体架构的类脑智能芯片被认为是应对当前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

  铁电材料被认为是实现类脑智能器件和存算一体架构的理想材料体系。然而铁电材料在经历反复极化切换后,极化只能实现部分翻转,导致铁电材料失效,即铁电疲劳。虽然这一问题早在1953年就已被研究者发现,但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

  针对这一问题,刘富才教授研究团队发现新型的滑移铁电体具有天然的耐疲劳特性。这是因为滑移铁电机制与传统铁电材料的离子位移机制有明显的不同,在电场的作用下,范德华层状材料的层与层之间会产生整体滑移,同时层间发生电荷转移,进而实现面外极化翻转。

  器件表征结果显示,滑移铁电器件在经历高达百万次的疲 劳测试后,器件的转移特性曲线、动态及静态电学输运曲线几乎不发生变化。这一结果充分证明滑移铁电器件优异的抗疲劳特征。

  沈阳市和平区是当地一个老城区,分布着诸多楼龄三四十年的老旧小区。周五上午,记者随机走进某小区的几个家庭发现,室内均超过了25摄氏度。一街之隔的另外一个小区,情况就没有这么乐观。

  扎实练好内功 推动质变飞跃

  因疫情停运近三年的广深港高铁香港段15日恢复运营。当天上午,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内地口岸区迎来入境旅客。现场,有的旅客提着大包小包行李飞速地走向内地口岸区;有的旅客背着一个旅行包“轻装上阵”;有的旅客一家三口迫不及待地想要搭乘高铁回老家,和亲人一起过年吃团圆饭……

  共同富裕之路上,国资国企如何“挑起大梁”?也是这次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5日电 据“上海商务”公众号15日消息,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2023年春节年夜饭市场逐步进入复苏阶段,呈现出堂食预订和预制菜外卖两旺的景象。

  前不久,很多人在热热闹闹地议论关于放鞭炮的“禁与放”这个问题,甚至在有的地方也解除了鞭炮的燃放禁令,在这个讨论的背后,其实是人们盼望年味儿回归的一种心情。年,不仅仅是亲人团聚,还在于一种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那种年味儿。没有了广州的花市,广州人一定觉得年味儿淡了;庙会没了,北京人大年初一就觉得空落落。就像很多老人觉得鞭炮不响,这年就差了意思。但是今年这些年味儿又陆陆续续回归,人气旺了,小商小贩的生意会不会因此有个好开端?

刘颖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