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临平:“传粽接蛋”寻味端午

来源: 直播吧
2024-06-11 01:59:29

  中新网杭州6月10日电(鲍梦妮 彭丽芬)白墙黑瓦的院落中,老虎灶上煮着粽子,香气四溢,屋檐下的老手艺人正将青色的鸭蛋裹上黄泥和草木灰,一个个码放进满地的缸和甏……在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丁山河村,一间“幸福的院子”正书写着“传粽接蛋”的故事。

  作为在良渚稻作文明滋养下的江南水乡,塘栖孕育出有雌雄之分的粽子。“雌”的是四角粽,也称为“斧头粽”,里面放红豆馅或五花肉;“雄”的是三角粽,里面放有藕丝。

  与普通粽子不同,雌雄粽在端午之前就早早“上线”。

  据当地人介绍,清明踏青时节恰逢蚕花节,当天年轻小伙姑娘们盛装打扮参加“轧蚕花”。小伙子带上三角粽,姑娘带上斧头粽。小伙子会把三角粽送给心仪的姑娘,如果姑娘也中意,就将斧头粽回赠给小伙子。粽子因而被赋予自由恋爱中定情物的角色。

  为留住最初的味道,百年老字号杭州老刀食品传承人、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理事沈建标将丁山河村一所废弃的小学打造成“百匠工坊”,并专门找到一位近80岁的师傅,花了一个多礼拜的时间,在院子里修起一口老虎灶,复刻蒸煮粽子的原始方法。

  揭盖起锅,蒸汽中弥漫着箬叶的清香、糯米的米香和醇厚的肉香。此时,院子另一边的枇杷树下同样热气腾腾。“99后”女生顾灵娇正将晒干的枇杷花和新鲜的枇杷果叶加入锅中,不停地搅拌。

  “我在熬制做‘蚕杷蛋’的料水。”一直以来,顾灵娇对家乡文化非常感兴 趣。她历经两年时间,上百次调试,并经村里老人的品尝检验,终于成功复刻“蚕杷蛋”。

  塘栖是中国五大枇杷之乡之一。每年五月蚕茧“下山”和枇杷上市时节,被称作“蚕枇里”。在此期间,当地村民常将一种介于白煮蛋与咸鸭蛋之间的“蚕杷蛋”作为主食。其因加工时放入了枇杷花进行腌制,所以又称“枇杷花蛋”。

  腌制好的“蚕杷蛋”除了有咸鸭蛋的特性外,还保留淡淡的花香。时常可见一小枝枇杷花黏附在青色的蛋壳上,轻轻取下枇杷花秆,蛋壳上留下了层次分明的枇杷花脉络。剥开后,蛋出油多又降低了咸度,口感更佳。

  “我们水乡老底子家家户户养鸭,鸭子喜欢吃小鱼、小虾、螺蛳等,所以下的蛋特别饱满,味道也好。村民们因鸭子产出的蛋较多,吃不完且储存困难,便就地取材用草木灰来腌制鸭蛋,既解决了鸭蛋储存的难题,也有了灰鸭蛋这道美食。”沈建标介绍。

  从最初不到一万枚到现在年产百万枚,灰鸭蛋的名声越来越大。沈建标思考着,应因地制宜,根据塘栖广植枇杷的优势,向村民收购枇杷花,将当地独有的枇杷元素融入其中。“一来产品有了明显的塘栖标识,二来为种植枇杷的农户实现增收,带动全村走共同富裕道路。”

  据统计,目前“幸福的院子”集聚国家级非遗项目清水丝绵制作技艺,省市区级非遗项目传统糕点、清明狗、灰鸭蛋等7个制作技艺,民俗传统技艺30多种,生产非遗食品40多种。(完)

  自小寒至谷雨,二十四番花信风应二十四种花期而来。风有信,花不误,便是人间最美的约定,而小寒时节花信风的第一候便是梅花。

  对于绍兴波力斯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坚栋来说,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下,增长的机会一直在,关键在于能不能及时抓住。而抓住了世界杯商机的他们,始终坚持出口和内销,线上和线下两条腿走路。随着国内外市场双双开放,线下赛事与大型活动陆续恢复,王坚栋相信自己的生意会越来越大。他计划,接下来更好地利用国际客户资源,通过跨境电商等资源把出口做大。

  2022年12月中旬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出,展望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同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我国这一全球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还将不断成长壮大。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5/976814573.png" alt="" />

  <strong>拥抱2023|信心足!抓住机遇无畏前行</strong>

  刘昆在上述采访中介绍,规范管理城投公司,是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内容。财政部对此高度重视,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持续规范融资管理,严禁新设融资平台公司。二是规范融资信息披露,严禁与地方政府信用挂钩。三是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和资产,剥离其政府融资职能,防止地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平台化”。

王仪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