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智能生产破局新能源下半场 推动常州汽车产业革新

来源: 直播吧
2024-06-02 21:23:07

  中新网常州6月1日电 题:智能生产破局新能源下半场 推动常州汽车产业革新

  作者 肖玉笛

  2023年常州生产新能源汽车整车67.8万辆,产量翻番,出口百倍增长。常州正站在新能源的风口,御风而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

  5月31日,记者跟随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理想汽车常州制造基地,了解新能源汽车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自动化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并完成高质高效的生产。

  步入理想汽车常州制造基地总装车间,映入眼帘的是小象灰和黑色经典配色的理想L6车型。在这里,平均每72秒下线一台汽车,一天能下线800台左右。当天,理想L6第20000台量产车也正式下线。

  理想汽车智能制造负责人李斌表示,新能 源汽车前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智能化将成为理想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仅体现在汽车本身,也体现在一个企业对于工厂的定位。他认为,工厂不再是生产的场所,而是可持续更新迭代的产品,在不断数字化创新中打开汽车生产的新局面。

  区别于传统汽车生产车间的嘈杂和人员繁多,理想车间内整洁有序,工厂以“超级大脑”赋能产线,点焊、自冲铆接、喷涂等多项工艺自动化率达到了100%。两个6轴机器人挥舞着手臂,仅仅50秒便将一个1.26平方米的一体式全景天幕安装完成。

  理想焊装车间工艺质量总监吴锦文是一名在理想工作了8年的老员工。在他看来,理想对生产线有着极致的追求。从生产理想ONE的车间升级为生产L6的车间,其综合自动化率已经超80%,高出过去约10个百分点。

  理想常州制造基地工艺经理李德裕表示,基地在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方面达到中国国内一流水平,通过全栈自研的智能制造大脑Li-MOS系统,以及连山云端预警系统等,实现了数据驱动生产,保障了高效生产和车型质量的豪华品质。

  2023年理想常州工厂完成对车间的产能升级,在更换车型以及提高效率的基础上,理想也在反哺常州。

  李斌去年10月表示,截至当前,该厂大约有30%的零部件来自常州采购,与众多配套供应商建立了本地化供应关系,并在周边地区建立了工厂。此外,还有一些自研、自制的关键、核心零件也会放在常州。

  事实上,早在2013年前后,常州便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中敏锐发现巨大前景,布局新能源产业。深耕十余年,才能坐热冷板凳。

  目前,常州已经实现由理想、比亚迪两大整车“链主”与动力电池龙头,牵引多个零部件配套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据悉,常州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全国居首。越来越多企业落户常州,激发创新活力。(完)

  连日来,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区一家村社区为民众熬制中药的短视频被广为传播,并在当地成为佳话。

  “183个日夜不辞辛劳的守护,4000多个小时及时专业的支持,20多万分钟时刻不停的牵挂,你们用专业、奉献为我们保驾护航!”指令长陈冬向地面支持人员致敬。

  大战大考见真章。

  “忘不了,每次询问时,你们及时有效的回应;忘不了,每分每秒你们专注指标的关心;更忘不了,每次重大任务前你们贴心的提醒。任务的成功,离不开你们全心全意的支持!”航天员刘洋充满深情地回忆起地面团队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支持。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

蔡志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