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赣鄱看非遗:江西樟树非遗剪纸焕发新活力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19 23:05:21

  中新网江西樟树11月25日电(巫发阳)11月24日,走进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剪纸艺术馆,一幅《锦绣三都》的剪纸作品十分吸睛。该作品创作于2007年,主要展现樟树市药、酒、盐、古、道、闲及自然风光,在构图上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内容丰富,画面宏伟。

  “这幅樟树版《清明上河图》是剪纸创新创作的一个代表,其材料将红纸改为了亚克力,稳定性好、可长时间保存。”樟树市剪纸协会会长陈杵保说。

  据了解,樟树剪纸起源于吴城商文化晚期,吸收南北剪纸之长,兼顾阴刻、阳刻相交融的手法,灵活运用对折、向心折,形成剪刻相结合、千剪不断万剪相连的传统技艺,当地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用剪纸点缀墙壁、门窗,以表祈祷福寿。樟树剪纸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剪纸技法丰富多样,艺术成就颇为丰富。2010年,樟树剪纸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与其他传统剪纸不同,樟树剪纸最大的特色是可以根据主题进行创作,内容常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樟树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陈杵保在保护传承这项技艺中不断摸索、推陈出新,创作了一批紧跟时代步伐的剪纸作品和文创产品,让樟树剪纸焕发出了新时代的生命力:发明夏布剪纸,获得国家专利;首创双面屏风剪纸,非常适合办公、商务等场景装饰;首创中国结和剪纸有机结合的挂件式包装,拓展了剪纸的应用场景……

  陈杵保先后创作各种作品2000余件,并多次代表江西省参加深圳文博会、成都非遗博览会、中国剪纸艺术节等大型展会并获奖,助力樟树剪纸文化走出江西、走向全国。

  如今,陈杵保在不断创作剪纸作品的同时,还积极带领樟树剪纸协会会员将剪纸技艺传承下去。他不仅免费举办剪纸培训班,鼓励全市各行各业爱好者学习剪纸技巧、培养剪纸兴趣;还积极开展非遗剪纸进校园,向学生介绍剪纸历史、文化内涵及基本技法等知识,让学生近距离领略非遗技艺魅力;也经常开展剪纸技艺交流活动,培育剪纸创作骨干和剪纸加工艺人,樟树市现有100多名剪纸能手可以独立创作……

  “当你真正创作出一幅剪纸作品,那种成就感能给予精神上极大的满足。并且通过学习剪纸,我们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也是剪纸的独特魅力所在。”2017年,樟树市 民游桂荣参加第一期剪纸培训班后,便爱上了剪纸,逢年过节也会将自己的剪纸作品送给亲朋好友,大家都很喜欢。

  谈及未来规划,陈杵保表示,他一直在酝酿构思一批反映樟树中医药文化发展脉络的剪纸作品,希望将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发展及繁荣等重要阶段以剪纸形式呈现在大众眼前,让更多人能了解樟树剪纸文化和樟树中医药文化。(完)

  据了解,在以往的离婚案件审理中,一方当事人隐匿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屡见不鲜,加上平日生活中,对对方收入、财产情况不甚了解,导致法院的财产调查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当事人合法权益亦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确实面临一些困难挑战,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稳固,疫情仍是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但更要看到,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困难挑战,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在改造过程中,老集镇引入一家近30年发展历史的本土企业灿辉国际,与徐泾资产合资组建上海新徐泾城实业有限公司,牵头打造建筑面积超55万平方米的俊灿星城项目。虽然盼着动迁,但是很多居民都有故土情结,不想离开住了一辈子的地方。所以,项目采用原址回迁的模式,让老集镇保留原来的烟火气,又增添了国际住区的品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40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有了温暖的新家”。

  2018年10月,云南边境排雷行动中,面对不明爆炸物,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却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失去双手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没有双手双眼,还能做什么?杜富国记得习近平主席“把身体养好”的叮嘱,他说:“我还有一双完整的腿,我可以继续为梦想奔跑!”

  “我从小在齐长城边长大,经常听老人讲长城的传说和故事,对家门口的这段城墙有很深的感情。”李德亮说,2022年3月,他正式加入齐长城巡护队伍,几乎每天都要到城墙附近巡护一趟,及时拍照记录遗址状态,并上传工作群。偶尔遇到外地游客,他还会主动介绍齐长城的历史故事。

李珮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