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火共舞”的熔炼工人:“火眼金睛”精准判断炉温

来源: 能源网
2024-06-18 09:28:14

  中新网兰州6月17日电 (王牧雨 田鹏鹤)走进熔炼车间,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机器的轰鸣声,铁锤的敲击声,高温、粉尘和噪音,这些都是甘肃省劳模张晓平的工作日常。而他在同事们的口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外号“行走的测量仪”。

  由于炉内高热高压,一般的测量仪无法放入,张晓平靠观察火焰颜色从而确定大概炉温,和仪器测量的几乎无误。这一绝技来自他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2000年,张晓平从白银公司技校毕业后,便投身白银集团第三冶炼厂熔炼车间生产一线,一眨眼就是24年。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甘肃省白银市,该市因矿得名,因企设市,曾创造了铜硫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全国第一的辉煌业绩,被誉为“中国铜城”。

  第三冶炼厂是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体生产单位,熔炼车间是厂里的主要生产车间。2000年,20岁出头的张晓平便被分配到该车间工作。 “那个时候在夏天,每次进车间的一瞬间衣服就湿透了,加班更是家常便饭。”

  有一年大年三十,张晓平和家人约好吃团圆饭,但因为加班,直到第二天才回到家中和家人团聚,高强度的劳动和“连轴转”的工作节奏曾让这个年轻人在心中打起了“退堂鼓”。

  “那时候车间老师傅就跟我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张晓平说,正是前辈们的话,让他决定在熔炼车间继续工作。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也“炼”就了自己的不平凡。

  2008年,张晓平担任车间调度室调度长,为完成好熔炼车间承担着的年产10万吨粗铅锌任务,他积极摸索生产原料变化与生产的风量、料线、冷凝分离系统温度的匹配度,总结凝练出了鼓风炉生产最佳的风量、碳锌比、炉温,最大限度地提升了产能和效益。

  张晓平还与同事们共同钻研,开发出一套先进的操作方法,让鼓风炉的使用寿命从原来的不到10个月提高到24个月。同时他还积极主导和参与了20多项技术创新和攻关项目,为第三冶炼厂技术创新乃至全国铅锌行业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2020年,张晓平荣获甘肃省劳动模范称号。

  如今的张晓平,虽身披“光环”,仍扎根一线,思索着新的效益点和创新之路,用行动诠释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完)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还给南京大学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等回信,给予广大青年热烈的鼓励支持,激励他们积极作为,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绽放异彩。

  <strong>十年磨一剑</strong>

  谈修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对此,麦当劳方面向红星资本局回应称:由于各项成本持续受疫情影响,2023年1月4日起,堂食和麦乐送的部分单品和套餐的价格有所调整,已明码实价在各点餐渠道展示。

  当晚11时许,记者在该基地看到,白天运行的动车组,晚上返回这里进行全面的养护和检修。养护的第一步,就是“洗澡”:只见动车以时速5公里速度缓缓驶入全自动洗车库,约一刻钟,长达400米的动车便驶出洗车库,车头、车身、窗户焕然一新,随后停靠在基地等待“体检”。

  第一,所有的运动锻炼应该遵循渐进、个性化的原则,恢复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逐渐增加。

毛成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