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27个跌停!证监会出手:立案!

来源: 美食天下
2024-06-13 01:23:17

  来源:中国基金报

  见习记者 闻言

  一是ST爱康及其实际控制人邹承慧,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二是ST爱康又有子公司临时停工停产,预计停产时间自6月12日起不超过3个月;

  三是截至6月12日,ST爱康收盘价连续16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提前锁定面值退市。

  立案有迹可循

  6月12日,ST爱康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显示,因公司及实际控制人邹承慧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对公司及邹承慧立案。

  ST爱康公告称,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及邹承慧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探究可见,ST爱康及邹承慧被立案有迹可循。

  2月初,ST爱康在互动易回复投资者称:“目前公司不存在被ST的风险”。4月底,ST爱康发布2023年年报后被ST(其他风险警示)。

  6月4日,ST爱康及邹承慧等相关当事人,相继收到浙江证监局、深交所的监管函件。

  浙江证监局、深交所均指出:“ST爱康此前未充分向投资者披露生产经营风险和内部控制风险,相关回复不准确、不完整”。

  同时,ST爱康涉嫌“忽悠式”增持。公司1月31日发布业绩预告,5月6日被ST,却在2月27日公告控股股东江苏爱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康实业)的增持计划。

  爱康实业拟自2月27日起6个月内,以自有或自筹资金1亿元至2亿元增持ST爱康股份,增持价格不超过3.5元/股,但截至5月28日增持时间过半尚未增持。

  ST爱康公告称,受节假日、2023年年报窗口期等因素影响,导致爱康实业能够增持公司股份的有效时间较为有限。

  子公司停产

  锁定退市

  除了立案调查,ST爱康遭遇产业与资本的双重困境。

  ST爱康提及原因称,鉴于苏州爱康光电生产的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产品的市场情况,以及公司供应链、销售、劳动力组织等各方面存在困难,并考虑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存在部分资金账户被冻结的状况。    

  ST爱康基于上述相同原因,已在6月8日公告三家控股子公司赣州爱康光电、浙江爱康光电、湖州爱康光电科技,拟对其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实施临时停工停产,预计停产时间自6月8日起不超过3个月。

  从影响来看,ST爱康均提及上述子公司停产,将导致其2024年营业收入产生较大下降,但是从长期来看有利于避免后续进一步亏损,促进生产经营良性发展。

  在资本困境方面,截至6月12日,ST爱康收盘价0.45元/股,连续16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

  据此计算,ST爱康即使在之后4个交易日连续涨停,股价也低于1元/ 股。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2.1条规定,若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公司股票将被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交易。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具体而言,上半年土地成交总金额位居前十的城市为:北京、杭州、上海、广州、西安、成都、苏州、南京、天津、深圳,成交金额(包括商地)分别为1076亿元、1032亿元、596亿元、592亿元、475亿元、445亿元、385亿元、380亿元、307亿元、304亿元。

  如何让他们回到楼市?孟晓苏说,“我们看到每次楼市低迷的时候都会采取一些措施,一些市场现在又到了这个时候,会不会出台一定的措施?”

  劳动监察人员特意向一线员工询问高温津贴的发放情况,“有的有的,最低200元。”女骑手韩凯彦说:“我算爱偷懒的,最少也能拿到200元,人家跑单多的,能拿到至少五六百元。这个钱每月随工资发放。”

  具体而言,上半年土地成交总金额位居前十的城市为:北京、杭州、上海、广州、西安、成都、苏州、南京、天津、深圳,成交金额(包括商地)分别为1076亿元、1032亿元、596亿元、592亿元、475亿元、445亿元、385亿元、380亿元、307亿元、304亿元。

  ——以“提升经济安全”为名,图谋两岸“脱钩断链”。赖清德称,对大陆的贸易依赖性已构成台湾经济的弱点,将致力巩固台湾“供应链安全”。这般说辞了无新意,与近年来民进党当局在美方怂恿下的相关政治操弄无异,讨好美方的心迹亦袒露无遗。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吕耀东1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王毅的说法非常明确,当前日本的所作所为违背了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导致中日关系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所以中日关系的改善关键在于日方。日本和中国都是东亚地区的重要大国,双方都应该承担推动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的责任,但日本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恶意炒作所谓“中国威胁”,岸田文雄放言乌克兰问题“东亚化”等,都是对地区安全不负责任的做法。

方君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