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匠五日造一舟 龙年端午“龙舟小镇”订单俏

来源: 学习网
2024-06-11 03:49:50

  中新社江西万年6月10日电 题:船匠五日造一舟  龙年端午“龙舟小镇”订单俏

  中新社记者 吴鹏泉

  6月10日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忙碌了几个月的李光定总算可以放松一下,和家人一起插艾草、吃粽子、看龙舟,享受端午假期。

  年过花甲的李光定是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梓埠镇贤涨龙舟厂厂长,也是上饶市级龙舟制造技艺非遗传承人。“厂里今年卖出了约60条龙舟,产品畅销江西省内外。”他说。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地处乐安河畔的梓埠镇自古龙舟竞渡之风盛行,龙舟制造技艺也在这里传承了数百年。

  “我爱划龙舟,也爱钻研造龙舟。赛龙舟时,有的船很快,有的船笨重,我喜欢研究龙舟的不同之处。”生长在滨湖地区的李光定打小对龙舟情有独钟。十多岁时,他拜师学习龙舟制造。

  制造龙舟是精细活。从良木到龙舟 ,需要经过20多道工序,大部分靠“一墨一线、一凿一斧、一刨一锯”手工完成,极为考验龙舟师傅的眼力和经验。

  拼接、抛光、上漆……守艺数十载,这些场景一直是李光定生活中的精彩片段。中新社记者近日见到李光定时,他正手持工具为一条龙舟船底抛光打磨,“制造龙舟,最重要的是仔细认真,关键点的弧度和尺寸必须测算精准。”

  “龙舟不同部位选择不同木材”,李光定介绍说,龙骨相当于龙舟“脊椎”,要选用干透垂直的大杉木,杉木材质轻韧性强;分舱板一般用樟木,樟木材质紧实吸钉。

  “以前制造龙舟一般是经济比较富裕的村庄,在端午节前备好木材、铁钉等材料,请龙舟师傅上门制造。”李光定回忆道。

  梓埠镇是中国长江中下游省份江西有名的龙舟制造乡镇。由于年轻人大多外出求学或务工,加之制造龙舟辛苦,当地龙舟制造业一度急速萎缩。

  “这是门老手艺,可不能失传!”眼看不少船匠另谋出路,但李光定放不下心中那份喜爱。

  近年来,随着赛龙舟这项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活动再次掀起热潮,传统的龙舟制造技艺也再度“走俏”。

  凭着经验丰富,李光定制造的龙舟轻便、美观,深受客户青睐。他说,制造一条龙舟约要五天时间,从四月中旬开始,龙舟厂便不再接单了,“忙不过来,不能马虎做砸了招牌”。

  尽管技艺娴熟,李光定并不墨守成规。在贤涨龙舟厂,激光弧线仪、水平起吊机、木材切割机等现代工具一应俱全。关于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李光定认为,传承不是守旧不变,需要与时俱进。

  他举例称,以前拗龙骨要把五六条高矮不同的木凳摆好,龙骨落在凳上,按照中间低、两端往上顶的方式撑出一个弧度,费力不说,还易产生误差。有了激光弧线仪、水平起吊机,精准又省力,“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设定弧度”。

  为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李光定在技艺、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开发出8种龙舟款式,“船尾翘得高高的款式叫燕尾,就是根据客户需求更改工艺后研发出来的。”

  几百年来,梓埠镇的龙舟制造技艺传承,基本都是师徒间的手口相传。李光定不仅先后带徒20余人,还把手艺和经验传授给了自己的儿子。

  “希望更多人关注龙舟制造,年轻人有兴趣学的话,我很乐意教,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李光定如是说。(完)

  在储朝晖看来,即使是在学位紧张的大城市,整体应对能力也是不成问题的。“做到‘有学上’问题不大,但要做到‘上好学’,那问题就比较大了。所以,目前面临的难题不是增加多少个学位,而是如何进一步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他说。

  他提到,任润厚案是有标志性意义的,释放了明确信号,即不管你逃到天涯海角,或是自杀、失踪,只要是违法所得,涉案资产必被追缴。

  公开资料显示,连欣和杨占雷均为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莫彩华于2009年9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学习,毕业后继续在该校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GDP前十阵营中,深圳表现最为亮眼。今年一季度,深圳GDP达到7772.19亿元,同比增长6.5%,在十强城市中排名第一。相比去年同期,季度增量高达700亿元,以10%的名义增速领跑万亿城市。

  “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是李大钊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的收入大多用于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和资助青年学生,“为庶民求解放,一生辛苦艰难”。

  伯恩斯在对华政策上的解读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美国仍在寻求一种选择性的脱钩,这与伯恩斯所表达出的“善意”也不是矛盾的。美国某种意义上仍愿意与中国做朋友,但前提是中国不能超越美国,而中国则认为两国之间是平等的,各自凭本事安身立命。

黄建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