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期货农产品类日报6.19

来源: 学习网
2024-06-19 09:52:33

  蛋白粕:

  油脂:

  周二,CBOT大豆上涨,在美国农业部下调美作物评价后,投资者追踪碑热浪席卷的东部玉米种植情况。昨日作物报告显示,美豆优良率为70%,较上周下调2个百分点,低于预期。气象预报显示,未来15天玉米待东南部和东部将出现炎热干燥天气,该情况对美豆作物压力。巴西6月大豆出口预计1488万吨,上周预计1378万吨。国内方面,豆粕跟随外盘下跌,夜盘勉强飘红。部分油厂胀库,大豆压榨单周190万吨左右,豆粕库存继续攀升。终端等待采购。连粕回补前期跳空缺口,美豆跌至前期支撑位,关注该点位支撑情况。操作上,91正套参与,豆粕关注前期跳空缺口的支撑。

  周二,生猪主力2409合约继续下跌,生猪近月2407合约领跌,9月合约跟跌。在宏观利空影响下,农产品板块油脂、生猪领跌,豆粕、玉米跟跌。当日,DCE生猪期货主力合约LH2409下跌0.93%,生猪LH2407下跌2.28%,猪价调整,近月合约下跌。周初,现货猪价涨跌互现。湖南、广东、广西猪价上涨,安徽大稳小动,山东先涨后跌。周二,现货猪价降幅扩大。生猪基准交割地河南生猪市场出栏均价为18.58元/公斤,较昨日降0.31元/公斤。当地大场120-130公斤良种猪出栏价格18.40-18.70元/公斤;中小养殖场良种标猪价格18.60-18.80元/公斤,散户低价18.40元/公斤,140-150公斤大猪出栏价格18.60元/公斤左右。技术上,生猪9月合约在上周达到18700元/吨的高位之后,日内表现冲高回落,猪价呈现调整走势。因此,自上周中开始,我们建议投资者警惕猪价高位三重顶,短多离场,长线多单设置动态止盈。

  周二,期货经历前一日大幅回调后,窄幅调整。主力2409合收涨0.03%,报收3875元/500千克,持仓下降。现货下跌,卓创数据显示,昨日全国鸡蛋价格3.5元/斤,环比跌0.12元/斤。其中,宁津粉壳蛋3.4元/斤,环比跌0.1元/斤,黑山市场褐壳蛋3.3元/斤,环比跌0.2元/斤;销区中,浦西褐壳蛋3.6元/斤,环比跌0.11元/斤,广州市场褐壳蛋3.85元/斤,环比跌0.07元/斤。终端市场消化欠佳,下游环节随销随采。各地气温升高后,贸易备货意愿持续下降,主要以消化库存为主,鸡蛋现货价格延续弱势下跌。三季度需求旺季,鸡蛋现货价格将出现季节性反弹。中长期维持多头思路,但短期现货价格延续走弱,对期货盘面形成拖累,等待回调到位后做多机会。关注终端需求变化及市场情绪对盘面的影响。

  玉米:

  周二,玉米继续下跌,受宏观利空因素拖累,贵金属、黑色、农产品等多板块联动下行。在周边商品全线下跌的利空因素拖累下,玉米期价 承压下行。与期货市场的疲弱表现相比,现货玉米偏强运行。周末东北地区玉米价格稳定运行,贸易商低价惜售,走货量不多,主要供周边养殖企业及饲料企业。港口方面,晨间到港量维持低位,港口贸易商收购积极性不高,正常出货为主。今日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小涨,深加工企业门前到货车辆逐渐增加,但整体到货量处于中等水平,各企业根据自身到货情况,价格窄幅调整,调整范围10-20元/吨。

  销区玉米市场价格以稳为主,购销活动平缓。下游市场需求表现平淡,加之新小麦、进口玉米、进口大麦、糙米等替代品种类较多,饲料企业按需采购玉米,难以对价格形成有利拉动。技术上,玉米9月合约在2500元/吨整数关口遇阻回落,玉米期价重回震荡区间,考虑到天气炒作仍未开展,玉米中期操作维持偏强预期。

责任编辑:赵思远

  这顿饭局从中午12点持续到下午2点多。“社恐”的他时不时回答着亲戚朋友的询问:“在北京工作怎么样啊”“有没有谈对象”“打算什么时候结婚”……结束后,张铭足足睡了3个小时。

  京海是过去20年中国内陆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我把我们认知的社会生态、权力架构、基层政治生态等等,都尽量放进去了,大家觉得比较新鲜。我和编剧朱俊懿都是北方人,原来的故事中京海更像一个二三线的北方城市。但在取景过程中,为了能展现三个时代的特点,同时在视觉上与以往作品区分开,我们一路走到了广东。作品中穿插了广东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给戏增加一些亮点。现在出圈的肠粉、饺子、猪脚面等,都是广东地域特色,观众也抓住了这些点。

  二、现场勘查情况

  重塑春节文化的年轻人

  春节经济见证活力中国,动如脱兔正当时。冬日寒冷逐渐退去,春天生机悄然萌发。2023年春节档电影票房突破67亿元,这是文化消费活力的写照;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这是休闲消费活力的缩影;今年春节假期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26亿人次,这是亲情释放活力的折射。今年春节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与上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12.2%。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10%和13.5%。春节黄金周不同寻常,随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节日里的中国在流动和忙碌中释放发展动力,彰显发展活力,这是兔年发展的开门红,照亮奋斗奋进新征程。

  新华社记者李恒

沈皓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