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深度协同 支撑引领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10 17:53:15

  【专家视点】

  作者:刘惠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乔伟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当前,我国正在未来产业领域加快布局,开辟新赛道,打造新引擎。“十四五”规划明确部署: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的产业发展,并通过前瞻谋划和政策引导,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

  未来产业创新发展需要有战略视野、高创新力、高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应发挥龙头作用,洞察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 科、交叉学科建设,推进大中小衔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超前布局优势特色专业,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奠定基础。

  要建设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在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重点领域应积极作为,持续改革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建强师资队伍,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要建设高质量的继续教育体系。继续教育应遵循人才发展规律,加强院校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企业和专业团体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的作用。

  要建设高质量的治理体系。发挥政府“善治”、高校“铸魂”、企业“有为”、行业组织“赋能”作用,建立多元资源配置机制、多方协同育人机制和多维评价机制,培厚因业而异、因地制宜的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沃土。

  教育科技人才协同是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因此,必须以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为重点,将教育、科技、人才深度结合,主动支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更好地引领教育强国建设。

  以高科技问题清单为牵引,教育、科技、人才协同推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在深入分析国内外未来产业布局政策和我国未来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的基础上,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科学难题、工程难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清单;发挥高科技难题清单在科技原始创新、学科专业目录调整、重点人才培养布局中的引导性作用,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解决人才培养焦点不清、资源分散、创新性不足等问题。

  以高效能人才培养为目标,教育、科技、人才协同推进未来产业育人机制。一是加强宏观统筹,强化政府“善治”。要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在教育发展宏观规划、教育政策制定、教育财政资源配置和专项项目实施中加大对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自主培养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二是优化高校“科技—教育—产业”融合机制,推动高校“创新”。教育行政部门应推动高校“科技—教育—产业”合作机制落实落地,促进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三是赋予行业骨干企业人才培养功能,激发企业“有为”。企业应将参与高校人才培养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以共同培养、共同授课、共同研究、共同创新、共同管理等方式积极参与创新人才培养。四是提升行业学会的专业支撑能力,推动行业组织“赋能”。行业组织应在人才需求监测、培养标准制定、专业认证、人才能力评价、科学普及、科技治理、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其专业支撑作用。

  以高质量学科专业为基石,教育、科技、人才协同提升未来产业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一是面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进行学科布局。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目录,支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合理规划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结构。二是提升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水平。高校应以未来产业前沿重大科技创新方向为引领,打破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推进跨学科、跨院系人才培养。三是以行业学会为主体,建立未来产业人才需求评估机制。行业学会应结合重大科学难题、重大工程难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清单,定期开展行业调查,对基础学科、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的当期存量、潜在增量和需求缺口等进行研判,为院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继续教育提供依据。

  美国“政治新闻网”也称,如果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就可能完全改变战场形势,使战斗朝着有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发展,这一可能性是美国及其盟友力图避免的。

  在过去,哈尔斯工厂的流水线上密密麻麻都是人,现在人员精简,生产工序也逐渐“由长变短”。吴兴介绍,通过工序整合,在不影响成品的前提下,流水线上的工序减少,所需工人数量减少,生产效率也得到提升。

  王海英称,各地应考虑各区的供给能力和区位禀赋,设立各自的“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警戒线。比如城镇化水平较高、人口集聚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城镇化水平较低、人口流出的中西部大省资源,承载水平和警戒范围一定是不同的。

  尽管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包括日本在内的多国科研人员都在为研究和保护大熊猫而努力,比如美国动物学家乔治·夏勒,这个名字在中国的大熊猫及野生动物保护界几乎无人不晓。1980年,他接受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委托来到中国参与“熊猫项目”,与熊猫专家胡锦矗等中国同事一起,在四川的深山竹林里进行了长达5年的熊猫研究,通过无线电监听、山林徒步,追踪和观察野外大熊猫,深入研究大熊猫吃过的笋和竹子。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跨校、跨机构任职,其中还有不同,有人存在“回炉”现象。其中雷涯邻、裘新最为明显。雷涯邻经历了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到北京化工大学,再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历程。

  王莉已做好了未来3~5年可能要裁员的准备。在她看来,普惠性民办园的补贴模式不可持续,最终要自力更生。面对越来越少的孩子,要想突围,唯一的出路是面向市场,提供特色课程和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她希望政策未来能至少“开个口子”。

钱威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