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文物上新 刘贺墓主棺出土玉璧首次展出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10 23:53:23

  中新网南昌6月8日电 (记者 李韵涵)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在当日“上新”文物,刘贺墓主棺出土玉璧首次展出。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是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典型汉代列侯国都城聚落遗址。海昏侯墓主是汉武帝之孙刘贺,他曾当过27天皇帝后遭废黜,史称“汉废帝”。

  据介绍,本次“上新”的文物有6件玉璧、2件梯形玉片饰,均出土于刘贺墓主棺内。其中,玉璧分别置于 刘贺面部、胸部等位置,大小不等,最大的玉璧直径达到28.3厘米,玉璧装饰纹饰各异,有夔龙纹、凤纹、谷纹等,雕琢精巧,纹饰华美。梯形玉片饰为刘贺镶玉漆枕东、西两侧的装饰物。

  这组玉器将与主棺一同出土的玉琀、玉带钩、韘形玉佩、青铜剑等器物以“复原”的场景化形式组合展示,直观呈现刘贺主棺内陪葬品构成情况,最大程度还原出土“第一现场”。

  据了解,海昏侯刘贺墓园出土玉器总数超过400件(套),刘贺主棺内共有40多件(套),多属葬玉。由于椁室坍塌,这些形制较大的玉器出土时多数处于破碎状态。近年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组织文物修复专家对这批玉器进行了保护修复,并及时置于“金色海昏”展览中展出,让观众得以在展厅近距离欣赏它们的完整面貌。

  玉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刘贺墓出土玉器材质多样,工艺精湛,时代涵盖东周、春秋战国和西汉等多个时期,本次文物上新,不仅丰富了“金色海昏”展览内容,更延伸了展览呈现的文化内涵。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以“常展常新”为理念,结合最新文物保护和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推动海昏文物上新,让更多文物保护研究成果惠及广大观众。(完)

  甜蜜产业

  我是一个95后考古队员,负责过三星堆4号祭祀坑的现场发掘。

  据了解,该项目扩建完成后,全线将拓展为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提升至120公里每小时,路基宽度由24.5米拓宽至42米,将大幅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极大提升大动脉通道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2月31日电 (张乃月)长期以来,美国坚持的“美国优先”、推动“脱钩断链”、扰乱全球产业链的做法引发多国的反对和不满。但在外界看来,“中国正在走相反的道路,扮演的是完全非意识形态的角色,追求的是和别国的互惠互利”。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艾纳·唐恩近日对<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表示。

  今年6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被白宫和民主党称为“30年来最重要的”控枪法案。然而,很多美国民众却认为,这份法案的通过形式大于内容,连美国媒体都称之为“避重就轻的鸵鸟式控枪法”。

  法律专家认为,此次最高法院的裁决是历史上少有的对已经认定为宪法保护权利的推翻,也是首次废除一项民众广泛支持的权利。

苏翰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