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出文物新风采——舞剧《五星出东方》亮相香港首届“中华文化节”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10 21:49:35

  大幕缓缓拉开,舞剧从7名考古员在遗址考古现场发现织锦护臂开始,在大漠风沙漫卷的舞台场景中,观众跟随舞蹈演员们“穿越”回汉朝,欣赏了一场通过艺术想象力激活文物的故事。

  《五星出东方》讲述了汉朝戍边将领奉在精绝古城与北人首领之子建特、精绝首领之女春君之间从剑拔弩张到并肩携手,从素不相识到深深认同并结下深厚情谊的动人故事。

  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宁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五星出东方》的构想和题材来源于1995年在新疆和田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希望让更多的香港市民了解人物背后的故事,了解这段历史,了解2000多年前的中国。”

  此作品的舞蹈编排极具创意,呈现了大量中原和西域两种风格的舞蹈,例如有舞者手掌间托着莲花灯款款而行,拧腰出胯尽显西域色彩,亦有展现汉唐古典舞风格的舞段,展现出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

  舞剧总编导王舸表示,在创作过程中,编舞、作曲、服装等一众主创曾一同前往新疆和田地区采风,“我不想用太沉重的方式来呈现这段故事,而是通过幽默、诙谐、轻松的表演方式,希望给观众带来新奇的感受。”

  在这样的创作思路下,《五星出东方》厚重却不失欢乐,引得现场观 众频频叫好。“第一次看到这么有趣的舞剧,尽管时间长达两个小时,但一点都不觉得闷,”观众刘先生告诉记者,这是自己第一次进到剧场看舞剧表演,入场前还担心自己会看不懂,没想到舞剧也可以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演绎出文物的历史故事。

  张小姐同样为这场有味有趣的舞剧竖起了大拇指,“通过舞剧走近历史文物的感觉很新鲜,我好像也走进了历史中。”张小姐提到,《五星出东方》作为首届中华文化节的开幕演出非常成功,相信会吸引很多香港市民入场,希望未来有更多内地舞剧可以到香港演出,通过艺术形式促进文化的互融互通。

  记者了解到,山西乡村振兴工作五项指标在全国争先进位。其中,项目开工率全国第一;中央衔接资金支出进度全国第一;全省光伏年度收益达到19.21亿元,连续三年全国第一;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2406元,增长1630元,增幅15.1%,位居全国第四;2022年累计投放小额信贷55.51亿元,居全国第五,惠及11.03万脱贫户和监测户。

  翟墨:1999年,我到新西兰举办个人画展,又接着拍纪录片,认识了一位挪威的航海家,他的探险经历让我对航海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启了航海之旅。第一站从南太平洋上的大溪地开始,我已经环球航行两圈,唯独南极洲还未去过,2023年我计划环航南极洲,完成第三圈。

  据广铁集团客运部介绍,春节临近,务工、旅游、探亲、商务客流叠加,18日迎来节前发送客流最高峰。为迎战大客流,广铁集团进一步挖潜掘能,增强运力,安排开行旅客列车2842列。其中,计划加开450列,包括加开动车组列车382列,主要是去往湖南、湖北、四川、贵阳、重庆,以及广东潮汕、湛江等地区。

  “今年的主题也是比较现实主义题材一些,整个画面包括内容都会更加倾向于亲情化的表达”,林永长说,影片借用了人工智能的形式做了一个包装,用科幻的想象呼吁现实的陪伴。片中,熊妈照顾小时候的熊大和熊二的段落特别打动人,充满着温情与搞笑。其实最开始,导演林永长也不知道从哪里去找这种创作题材,后来他从身边的同事身上找灵感素材,包括新手妈妈如何给孩子喂饭,怎么照顾他们,这些过程都是主创团队和做过妈妈的同事一起探讨出来的,相信很多妈妈观众看到带娃的这一段都能找到共鸣。

  春节前夕,西溪湿地张灯结彩,年味十足:慢生活街区挂满了形态不一的灯笼,亮灯后,火树银花绚烂无比;河渚街上大红灯笼墙营造着喜庆气氛;福气“咚”来,周家村大码头,大大小小的福鼓等待游客前去敲响。

  带娃妈妈能找到共鸣

黄佳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