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艾草门挂受年轻人欢迎 成端午“新晋网红”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11 14:17:48

  中新网杭州6月9日电(奚金燕 王云晴)“这种新式的门挂很好看,寓意也好,放在家里既能装饰又能驱邪纳福。”这个端午假期,在杭州吴山花鸟城,购买了三束艾草门挂的张女士正准备回家与家人过节。她表示,新中式艾草门挂虽然价格比艾草束贵,但胜在款式新颖。

  时至端午,门口挂艾草的传统习俗依旧盛行,但今年端午节却呈现出新气象。传统艾草不再单调,在经过包装后,摇身一变成为新晋网红“艾草门挂”,不仅身价倍增几十倍,更成为年轻人过节的潮流单品。

  吴山花鸟城是杭州“老网红”地标。今年端午期间,市场里近10家专售花草的店铺做起了新中式艾草门挂。简单的艾草束搭配菖蒲、刺秦、黄金果等叶材以及香囊、挂牌等配饰,既美观又有“仪式感”。这样的一束艾草门挂在花鸟城的市场价在35元至50元之间。

  “艾草是很便宜的,从菜市场买的话一束可能也就5元,叶材成本稍微贵一些,再加上香囊那些,一束艾草门挂的成本在30元左右。”吴山花鸟城一花艺店铺老板透露。

  吴山花鸟城相关管理人员表示,作为中 老年群体偏爱的花鸟市场,花鸟城在定价时更加注重该群体追求的性价比和实用性,同时也希望通过亲民的价格让中老年人有感受年轻群体流行事物的机会,“艾草门挂虽然是一个新兴商品,但它还是承载着端午的传统寓意,能够让人感受到节日氛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电商平台上,艾草门挂热度颇高。余杭区一平台商家表示,今年新型艾草门挂格外流行,购买者大多是年轻人。线上平台每日的订单量在120份上下,基本提前几天就预定完了。每款艾草门挂的价格差在于配饰不同,但基本在150元左右。

  线上百元艾草门挂虽普遍受年轻群体青睐,但也有不少年轻人认为价格过高,更倾向DIY。“没必要买成品。”家住吴山花鸟城附近的吴女士此次来只购买了艾草,她表示这种新型门挂DIY起来并不困难,而且也能体现个人独特的审美,“网上下单了国风配饰,挂在一起便很有节日氛围了。”

  这个端午节,新型艾草门挂不单是年轻人独特审美的产物,同样受到中老年群体的喜爱。在吴山花鸟城门口,家在安徽合肥的吴先生一手拉着行李箱,一手提着刚买好的艾草门挂,匆匆往地铁口走去。

  “之前过节就是去家门口菜市场买几枝挂门口,今天路过看到包装得很漂亮,想着买回去给家人一个惊喜。”他表示,自己不怎么刷社交软件,并不知道这类门挂正流行,但无意间“赶上潮流”也是让他很开心。

  另一位老年消费者王阿姨则表示,她购买艾草门挂是为了让孙子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这种新的艾草门挂更好看,能让小孩对传统文化更感兴趣。”

  近年来新中式艾草门挂的出现和热销,是创新与传统的结合,也反映了年轻人对节日仪式感的重视。

  当下年轻人消费习惯中,“注重节日仪式感”已成为一大倾向,除了端午的粽子花、艾草门挂,还有“七夕搭子”、电子年货、新春美甲等花样层出不穷。这表明年轻群体不再仅满足于物质层面的消费,而是更加注重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情绪价值。这种消费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新趋势,也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完)

  布偶的问题解决后,排练正式开始。北京时间下午3点,线上会议平台联通中国、西班牙、英国三地演职人员和翻译,看着视频、声音、布偶和幕布一一就位,颇具高科技的排练现场,仿佛成为“科技艺术节”的缩影,排练有条不紊地进行,大潘也松了一口气。

  据湖北省医疗保障局2022年12月29日消息,经国家医疗保障局批准,自2022年12月29日起,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复方福尔可定糖浆等36种新冠病毒用药临时纳入湖北省医疗保险报销范畴,报销比例按照甲类药品执行。

  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活动首日,全国网络零售额452亿元,比去年年货节首日增长6.5%,新年装饰品、葡萄酒、年夜饭预制菜等品类热销,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18.0%、90.7%和69.6%。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加力巩固经济增长仍是2023年货币政策的首要考虑目标,将加大对货币需求的引导,通过降准、降息等政策工具“有力”推进宽信用进程;同时,2023年经济增长仍需要财政的加力支持,提高财政赤字需要低成本发债融资的支撑,亦需要货币政策维持偏宽松态势;此外,2023年国内通胀温和可控,叠加海外货币收紧节奏将逐步放缓,内外部环境对国内货币政策的约束均较小。

  在经济方面,北京城南地区经济实力迈上了新台阶。北京城南地区生产总值由2017年的457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956亿元,五年来增长52%,占全市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提高5.5个百分点。

  无论是《谢谢你医生》《亲爱的生命》等医疗剧中用医者仁心守护的“病有所医”,还是《小欢喜》《小别离》《小舍得》等家庭教育剧中深耕聚焦的“学有所教”,抑或是《我在他乡挺好的》《二十不惑2》等青春剧中热血打拼的“劳有所得”,《幸福院》《老闺蜜》《八零九零》等老年题材剧中温情呈现的“老有所养”,《安居》《心居》等都市剧中圆梦新家的“住有所居”,这些电视剧都用影像化的喜怒哀乐和聚散离合烛照现实,浸润人心。在各行各业的追光逐梦中,在平凡人物的不凡担当中,在柴米油盐的人间真味中,“荧屏人生”与现实生活相互映照、相互疗愈、相互滋养,进而昭示出时代浪潮下的理想信念与精神气象。

蔡任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