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第一周,谁在抢占基金发行“机遇期”?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11 00:13:13

  来源:资本深潜号 

  上半年最后一个小长假——端午假期悄然过去。

  端午小长假后的第一周,新基金市场也迎来了一波小小的“机遇期”:

  各类基金的发行总数量有所回落,而且其中大多数产品都是是指数型基金。

  这意味着,主动型基金产品,会是未来一周,比较稀缺的产品。

  01

  “指数基金周”

  根据choice数据统计,未来一周新基金发行回落,将有13只新基金发行。

  其中,指数型9只,债券型2只,混合偏股1只,REITs一只。

  节后第一周依然是指数型基金主导的一周。

  02

  东吴债基女将“回归”

  东吴恒益是下周新基金中少见的一只主动债基。基金经理潘如璐是昆士兰大学金融学博士,她曾任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需求分析师、江西银行投资主管。2021年7月入职东吴基金,现任基金经理。

  入职后,潘如璐主要管理了两只基金,分别为东吴悦秀纯债基金和东吴中债1-3年政策性金融债。

  其中,东吴悦秀纯债A的任职回报为7.90%(2021-09-01至今),在过去一两年表现中规中矩。

  另一只基金东吴中债1-3年政策性金融债则命运相对多舛一些,2022年4月,该基金成立初始规模30亿份,初始认购户数200余户,各方面都符合机构定制产品特征。

  但可能是市场形势变化,该产品2022年中份额缩至8亿,2022年末已经缩减为5千万份,23年1季度继续险守5千万份,2023年7月,该基金在规模大幅缩减后,主动进入清算进程。

  不过,从业绩看,潘如璐在这次清算产品的管理中也是中规中矩,该产品最终以历史最高净值附近清算,也基本没有套住过普通基民。

  也因此,此次恒益的发行也是潘如璐的一次“回归”行动,后续表现如何,可以拭目以待。

  03

  “绝对收益方向”的中生代

  相比潘如璐,李振宇的资历会稍微年轻一点,李振宇是经济学硕士,10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6年投资管理经验,

  李振宇出身“固收强棒”的银华基金固定收益部,在该处从事债券投研。2016年加盟鹏华基金,从投资经理做到公募债券投资部副总经理,2022年2月加入华安基金,现任绝对收益投资部基金经理。

  参考他过去在鹏华基金的管理业绩,主要偏向国开债、地方政府债、东方行债等高信用度的债券管理,任职收益多数为正的个位数和两位数,口碑应该不错。

  加盟华安后,他的行政职务和管理规模有所下降,但仍超过100亿元,显然这是位善于承担公募规模的基金经理。

  未来,他手头将增加一只利率债基——华安鸿福利率债,这只产品会发挥如何,可以关注下。

  04

  REIT即将发行

  未来一周还将有一只特殊产品发行——REITs基金。

  工银瑞信基金将发行一只名为工银河北高速的公募REIT产品,在经历了过去一年多的泡沫挤出,已经更早几年的高歌猛进后,REITs产品现在可望以一个比较现实而且平稳的发行局面进入市场。

  按照此前公开信息,工银河北高速公募REITs依然属于高速公路REITs板块,该项目底层资产为荣乌高速公路部分路段 的收费权及经营权,该路段全长97.068公里, 于2018年底全线建成通车以来,已进入稳定运营期。换言之,这个产品日后的表现取决于底层资产的表现,以及市场对于这个板块的估值。官方目前,确定这只基金认购价格为5.698元/份。

  毫无疑问,这只产品将探出市场对于REITs的接受程度。

责任编辑:杨红卜

  《梦粱录·荤素从食店》中列出了“鹅眉夹儿”“细馅夹儿”“笋肉夹儿”“油炸夹儿”“金铤夹儿”“江鱼夹儿”等食品名。梅原郁的注释这样解释:“叫作夹儿、夹食或是儿的食物,都是薄薄的两枚饼之间,像三明治那样的夹着馅料的食物。”馅料不是夹在皮当中,而是封闭在皮里面的。

  谁搞霸权主义,中国一定会表示异议。但如果有些纷争有着其自身的历史经纬和现实的大国博弈,则中国的态度一定是劝谈、劝和。而如果愿意与中国真诚合作,那就不妨坦诚相待,别总是藏着掖着……

  束焕希望观众能从今年的春晚节目里获得最简单纯粹的快乐和放松,最好,再有点共情。“这个共情可能是观众看完之后,觉得有一两句话还真是自己想说的。现在有个流行词叫‘嘴替’,能做到让观众觉得,春晚上这人真是我的‘嘴替’,我觉得就很好。”

  <strong>二是疏导燃煤发电成本,发挥煤电兜底保供作用。</strong>科学设置燃料成本与煤电基准价联动机制,放宽煤电中长期交易价格浮动范围,及时反映和疏导燃料成本变化。推进容量保障机制建设,加大有偿调峰补偿力度,弥补煤电企业固定成本回收缺口,进一步提高煤电可持续生存和兜底保供能力。强化机组运维检修和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加大设备健康状态监测和评估,确保机组安全可靠运行。

  中新经纬1月20日电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众号消息,1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年度电力供需形势新闻发布会,发布《2023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工信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新车的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5.6%。

林建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