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可能要来了!对商品市场会有什么影响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05 16:39:05

  美国或迎史诗级飓风季。

  世界气象组织6月3日发布报告称,近年来造成全球气温飙升和极端天气的厄尔尼诺现象有结束的迹象,今年晚些时候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

  从历史上看,这会对农产品、能源等生产和运输造成挑战,引发大宗商品市场动荡,进而传导到下游消费者物价。对于处于紧缩周期尾声的各国央行而言,潜在的不确定性可能加剧政策选择的挑战。

  美洲或迎来干旱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预报显示,2024年6月至8月期间,中性条件或转变为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相等(50%)。7月至9月期间,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增加到60%,8月至11月期间增加到70%。

  “自2023年6月以来,每个月都创下了新的温度纪录,2023年是迄今为止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厄尔尼诺现象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长期气候变化的暂停,因为我们的星球将因温室气体的吸热而继续变暖。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异常高的海面温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巴雷特(Ko Barrett)称。

  气象学家将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称为拉尼娜,与厄尔尼诺完全相反。拉尼娜现象往往会减少热带大西洋上空的风切变,加上温暖的海面温度和持久的雷暴区域,为飓风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权威机构预测显示,今年全球主要粮食产能预期不确定性较高。国际谷物理事会发布的最新月报显示,2024/25年度全球玉米产量预期下调600万吨,至12.2亿吨,而同期玉米消费量预期上调200万吨,达12.25亿吨。美国农业部(USDA)5月月报称,玉米供应量有所下降,但需求却持续增加,饲料和工业用途的需求仍然强劲,可能推动玉米价格上涨。

  受天气因素影响,近期国际小麦价格已经升至去年四季度以来高位。4月底以来俄罗斯小麦主产区出现干旱以及霜冻天气,咨询公司IKAR最新预计2024/25年度俄罗斯小麦产量预测为8150万吨,将比上年降低11.5%。

  如果下半年气候变化对全球主要产区造成的不利因素加剧,或进一步推高农产品价格。

  商品海运临时中断风险上升

  除了对大宗商品生产造成影响以外,拉尼娜现象的天气模式可能会冲击全球商品的外运。

  大西洋暗流汹涌。美国国家飓风中心上月23日发布的早期预测显示,到11月底本年度飓风季结束,北大西洋可能会出现17至25场命名风暴、8至13场飓风和4至7场大型飓风,创下季前预报的历史纪录。

  Gas Buddy石油分析主管德哈恩(Patrick DeHaan)表示,今年夏季驾驶季开局不佳,消费者受到通货膨胀严重打击。然而,如果飓风摧毁墨西哥湾的基础设施,可能会导致天然气零售价格“短暂飙升”。

  路易斯安那州港口是美国粮食出口最繁忙的港口,2021年9月,近70年最强飓风“艾达”席卷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当月美国玉米和大豆出口量仅为正常出口量的一半。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食品还是能源价格,都是影响通胀的重要因素,在服务业物价压力尚存的背景下,商品通胀回落是近期全球物价压力放缓的关键。

  本周四(6日)欧央行将召开议息会议,外界普遍认为降息已无悬念,但后续进一步宽松取决于更多数据。美联储政策转向的节点在9月和11月间摇摆,官员正在密切关注就业、物价和各经济部门的表现。如果上游涨价潮卷土重来,可能为各国货币政策调整带来更大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李铁民

  志愿者唐浩然,一名来自东北的小伙子,同时也是一名业余书法爱好者,他说:“希望发挥所长,为回家过年的乡亲们,送上真挚的祝福,祝愿天南地北的旅客们,新的一年事事顺心,福星高照!”

  “三年疫情,让泉州中小微企业生存困境异常突出。”许火炮建议泉州加快推进RCEP落地,帮助企业“走出去”拓展朋友圈,并充分挖掘泉籍华侨华人资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加强海内外乡贤交流合作,为泉州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创造新机遇。

  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健康爱心包的发放?这得力于成都全市的“微网实格”基层治理机制。蔡小雪介绍,每个微网格服务30到100户居民,具体到禹庙村共有32个微网格,村党委书记为总网格长,村“两委”成员为一般网格长,村民小组长、党员骨干为微网格长。这些网格长长期和村民在一起,熟悉村民情况和需求,所以能应发尽发、快速补发。

  “今年春运期间广东全省水路出行客流量明显增加,76条水路客运航线计划投入客运船舶358艘,客位7万个,运力充足。”广东海事局通航处副处长郑良东介绍说,具体来看,琼州海峡过海运输、珠江口高速客船航线航班流量较大,其他水上客运如珠江日夜游、海岛旅游、渡口渡运将呈现周末及节日期间集中出行的情况。

  记者在视频里看到,一位身着红色外套的女士是第一批赶到现场的救援人员之一。7日,记者在事发地一侧的一家包子铺找到了她本人。

  据悉,针对载运LNG、电煤等船舶,在保通方面,强化信息服务和应急准备,联合气象部门精准提供气象信息,联合港口、引航等部门科学组织靠离泊作业,制定恶劣天气等突发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加强巡逻船现场警戒护航,保障重要能源物资运输船舶进出港作业安全。针对冬季恶劣天气多发,天津海事局抓住气象“窗口期”优先安排LNG船舶进港,并做好启动LNG船舶应急夜航的准备,最大限度降低恶劣天气对保供稳定性的影响。在保畅方面,强化政务热线管理,增强线上“客服”力量,避免因疫情防控对政务办理造成影响,真正实现全天候审批、无缝隙服务,确保重点能源物资运输船舶政务办理快速、顺畅、零延时。

王冠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