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原拆原建的“上海模式”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01 12:24:26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张馨予

  发于2024.6.3总第1142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在上海采访的那几天,每次与那些在老旧小区住了几十年的居民聊天,我总会在他们脸上看到一种混合着骄傲与愤懑的神情。当年能住进这样的住宅楼绝对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只是随着时间推移,老房不再带给他们优越感,只带来各种生活上的不便。

  在一些城市,居民在原拆原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居民自主发起,居民主导,居民参与住宅楼设计,居民出资一部分。而上海的独特之处在于,老旧小区的拆除重建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动,政府对于全市老旧小区拆建有一个长远规划,并且,一个小区动辄上亿元的拆除重建费用完全由政府出资。

  为什么上海会对原拆原建采取如此大包大揽的做法?在了解上海住房建设的历史之后,我的疑问才得到解答。

  1949年之后,上海建设了一大批工人新村。到1978年,上海新增住房面积1756万平方米,其中工人新村就占1139万平方米。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工人新村存在诸多问题。最突出的是,工人新村几乎都是一套房子分配给几户人家,两三户甚至七八户居民共用一间厨房和卫生间。几十年来,“厨卫合用”不仅是居民矛盾的导火索,也带来了种种安全隐患。2022年上海新冠疫情暴发期间,新增病例主要就集中在容易导致病毒传播的厨卫合用的工人新村。因此,上海更有动力自上而下地“消灭”厨卫合用的老旧小区。此外,除了上海,全国恐怕也没有几个城市拥有这样的财力。

  必须承认,不需要居民出一分钱的原拆原建非常奢侈。正因如此,当许多城市的老旧小区原拆原建到最后落得一地鸡毛,上海老旧小区的居民或许能感受到更多温情。

  然而即便是这样,原拆原建项目在上海也并不是总能够顺利地推进。当原拆原建成为一项福利,人们难免有不同的需求和各种欲望。为了实现最大公约数,一些小区从征询意见到最终启动花费了数年时间,工作人员要与成百上千的居民反复沟通。

  一位拆除重建项目负责人告诉我,在居民签约率终于实现100%的那天夜晚,他坐在车里打开音响 ,感到音乐从来没有这么动听过

  《中国新闻周刊》2024年第20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着力构建大安全格局,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制度设计上,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注重防范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在应对外部冲击挑战上,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使我国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使我们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

  此外,金江波还呼吁上海加强在城区转型升级中运用数字化治理赋能。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0/65/4207342791054265845.jpg" alt="" />

  兴凯湖是中俄边界最大的湖泊,水域面积4380平方公里,其中1280平方公里在鸡西市密山境内。这里是肃慎渔猎文化的发源地,肃慎人是满族先民,在6800多年前就在这里捕鱼为生。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戴焰军注意到,继二十大报告提出“大党独有难题”这一重要命题,习近平此番用“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等六个“如何”进一步明确何为百年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意在让全党清醒认识自身党情,“全面从严治党也就有了前提和方向”。

  “叮铃铃”……

皇甫芳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