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小伙骑行东南亚:用“车轮”寻觅“海内知己”

来源: 格隆汇
2024-06-11 03:23:20

  中新网太原6月9日电 题:山西小伙骑行东南亚:用“车轮”寻觅“海内知己”

  作者 杨佩佩 杨杰英

  一人,一单车,山西小伙张照亮从中越边境广西东兴口岸出发,骑行了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历时四个多月骑行8000多公里,慢节奏的“深度游”让他融入当地,感受中国与东盟文化交融的魅力。

  今年29岁的张照亮从大学时期开始接触骑行,大三那年,他便骑行东北。2019年大学毕业后,张照亮用两年半时间骑行中国五分之四的地级市,骑行总里程近6万公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我而言,骑行是探索世界,了解自我,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

  被问及为何选择骑行东南亚时,张照亮说,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一衣带水,中国也连续多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在地缘上不可忽视,自己比较感兴趣。同时,在厦门工作期间,他了解到中国人“下南洋”的历史,想要实地探访生活在东南亚的华侨华人。

  2024年1月1日,张照亮准备好骑行装备和护具,独自一人踏上骑行东南亚之旅。在越南广宁省下龙市的博物馆看到汉唐时期的明器、在柬埔寨被当地民众邀请参加生日派对、在马来西亚过开斋节……其间,他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一路骑行的见闻和趣事。

  “在东南亚骑行,天气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每天都是高温暴晒,时而有骤雨。全程以露营为主,很少住店,有时候会露营在风光旖旎的地方。”张照亮说,每 进入一个国家,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同时也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不断刷新他的认知

  东南亚国家中,张照亮对越南有着特殊情结,这源于“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相传,王勃遗体埋葬在越南蓝江左岸,当地民众出于对他的崇敬,为之雕像、修祠,作为纪念。张照亮骑行至王勃庙,在此寻觅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才气。骑行跨过蓝江大桥,望着蓝江水想象当年王勃抵达这块土地的情景。

  在越南为数不少的古建中,到处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汉字。建造于公元1070年的文庙——国子监是河内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越南第一所大学,里面供奉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先贤。

  张照亮在国子监遇到一名越南女孩,在参拜孔子后,女孩用汉字写下自己的心愿:“我希望明年可以到中国留学,上海等我,杨慧英”。这让身处异乡的张照亮感慨万千,“越南有完备的儒学教育体系,在当地深受推崇,很多学生和家长在考前都会来此参拜。”

  骑行至老挝首都万象,中国援建的公路、铁路,让张照亮感受到中国和老挝建立的深厚友谊。张照亮介绍,骑行在13号公路上,了解到这条贯穿老挝南北的公路是中国援建的。在万象参观的第一处建筑便是万象火车站,看着“澜沧号”列车奔驰在中老铁路上,自己很是激动。

  “印度尼西亚是我骑行东南亚的最后一站,在首都雅加达的唐人街,意外发现一条小巷的牌坊写着‘关帝庙’。在东南亚,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帝庙。”张照亮说,那是一座由当地华人建造的南靖关帝庙,其建于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门口墙壁绘有桃园三结义彩塑。

  张照亮告诉记者,此次骑行收获颇多,探访东南亚重要的历史遗迹,了解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脉络,探索古代文明烙印,以及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以后有机会,我还想骑行万里茶道、丝绸之路等路线。”(完)

  一是双方经济形势向好将为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此外,在马林看来,由于海盐临海,湿度较北方更大,因此在暖气房中无需摆满水盆,也很少遇到手部因干燥开裂的情况,从这一方面来讲,可能比北方更加宜居。

  老张名叫张建明,今年61岁,退休前是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二级高级警长。2021年,合肥创新基层人才选用办法,选派一批退出领导岗位的老干部分赴辖区各村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目前已选派了两批次共116人。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一束微光,在困难里携手,点燃希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所说,“点点星火,汇聚成炬,这就是中国力量!”每个人都了不起,每个人都不容易!

  广西贵港市地处我国优质水果黄金带—北回归线上,兼具气候、环境和富硒土壤等自然秉赋,产出的水果果实甜脆可口、色泽红亮。由于恰逢每年春节前上市,当地的沃柑也成了广受消费者喜爱的“年柑”。

  “工人们的工资付出去了吗,春节前务必要保证到账。”“召集全员下午3点开会,兄弟们都想回家过年,该安抚的一定要做好思想工作。”“这两天伙食标准要再提高一些”……下午,他在办公室打了一个又一个电话。

吴政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