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揭牌一周年 国家自然博物馆展出新增馆藏精品

来源: 海外网
2024-06-06 07:44:06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吕少威)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国家自然博物馆迎来揭牌一周年,举办 了系列特别活动,并延长晚间开放时间至21点。

  当天,“自然乐章——国家自然博物馆2022-2023年新增馆藏精品展”开展。209件精美展品引领观众进入奇妙的自然世界,其中超九成展品是首次展出。该展览将持续至7月21日,免费开放。

  国家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张玉光介绍,该展览分为十个单元,涵盖新馆展陈涉及的地质、古生物、古人类、动物、植物、人体、微生物、水生生物、中医药、生态共10个学科方向和重点收藏门类,有些展品在国内仅此一件。

  其中,“地球宝藏——岩矿地质”展示包括祖母绿、坦桑石、菱锰矿、海蓝宝等众多地球内部岩石与矿物精品;“生命史诗——古生物”展出的霸王龙、伶盗龙、哈密翼龙等“热门”古生物的复原模型来自最新捐献,观众还可与霍夫曼沧龙头骨、郊狼头骨、残暴海巨龙头骨等珍贵古生物化石相遇。

  “人类朋友——动物”呈现了最新入藏的各类动物标本,其中约20件昆虫标本为珍贵物种,中华秋沙鸭、尼罗河巨蜥、圆盾大袋鼠等动物标本均是首次出展,尤其“美洲狮捕猎原驼”组合,两种动物标本的产地均为智利,这组标本呈现出两者在自然生境下捕猎和被捕食的状态,姿态生动逼真,神态栩栩如生;另外几个单元分别展示微生物、水生生物、植物、生态、中医药、人体等门类新入藏的馆藏精品。

  张玉光介绍,过去两年,该馆持续扩大展藏品的收藏种类和数量,共征集展藏品4万余件。截至2023年年底,该馆馆藏规模已达到40.16万件。

  5日上午,国家自然博物馆还举办了两场特色科普活动,“展品背后的科学家故事”和“自然观察员——博物馆里的标本观察”。由国家自然博物馆科普教师分别以故事讲述和引导观察的方式开展,向小朋友们娓娓道来。

  下午,观众则可观赏由国家自然博物馆志愿者团队自编自导自演的科普剧《再生之王》。科普剧通过魔术与表演结合的方式,探索生物“再生”的奥秘,了解生命繁殖的神奇,揭示生物世界基因的神奇密码。

  除了为普通公众策划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之外,国家自然博物馆还在当天举办多场博物馆专业领域会议,探讨自然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相关话题。(完)

  12日下午,江西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和平就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情况作报告时指出,五年来,赣鄱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江豚微笑”“万鸟齐翔”成为美丽江西生动名片。

  【学习进行时】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战略部署。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与您一同学习感悟。

  “科研发展离不开培养新的科研人才。”天津市政协委员、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动委员会执行主席、香港菁英会荣誉主席庄家彬认为,天津近年来在多个新兴重要科技产业中发展迅速,香港拥有良好的高等院校和国际化学术环境,建议推动两地高校开展更加广泛的交流学习计划,推动两地青年交换学习。

  来自青海玉树的寺庙僧人藏巴多杰正和同伴们在大昭寺广场前合影留念。他们一行有40多人,乘坐大巴到达了拉萨。“我们已经朝拜了甘丹寺,还要趁着冬季课业不多,前往其它寺庙朝拜。”

  一个冰雪旅游目的地要具有独特魅力,必须以本地特色的冰雪文化作为支撑,打造冰雪文化并通过产业化形成大众游客喜爱的商品。《报告》提出,中国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融合发展呈现以下新特征:一是冰雪文旅融合与数字经济紧密结合,冰雪文旅产品开发、展示、营销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征显著;二是冰雪文旅融合强调与科技、时尚、动漫、运动、乡村等多种元素结合,更高品质、更具个性、更加时尚、更加多元的冰雪文化旅游产品正在赢得年轻人的喜爱;三是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融合向深度和广度扩展,一批具有中国风格、世界品质的冰雪文旅项目和面向未来的时尚冰雪文旅项目脱颖而出。

  推介会上,前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黄晓鹏从发展要素、港深合作、法治环境、跨境金融、改革创新等方面向香港各界介绍了《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出台一年多以来的实施情况、政策体系及发展机遇。

黎怡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