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湿地生态 彰显大国担当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6-11 01:25:50

黄qpp下载「一人で」  自从今年“烂场雨”之后,郭华更加认识到“大田”抵御风险的重要性。杜店村村集体合作社今年购置了两台收割机,加上村里种粮大户的七八台,足够全村使用。此外,相比小田农户在家门口和公路自行进行晾晒,大田也更适用于集中进行机械化的烘干。NHDRQV-RVcGwqHDYGuAMpX8W-保护湿地生态 彰显大国担当

  【专家点评】

  今年9月25日至27日,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在江苏盐城举办。在我国的湿地分类中,滨海湿地又称为“近海与海岸湿地”,其下细分为浅海水域、珊瑚礁、淤泥质海滩、红树林等12个类型。滨海湿地具有多种生态价值,在防浪减灾、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碳循环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动力。此次论坛的举办,彰显了我国保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决心,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履行《湿地公约》的累累硕果。

  《湿地公约》是全球第一部政府间多边环境公约,聚焦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自我国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湿地保护受到高度重视,湿地保护与管理相关政策法规 不断完善。根据《湿地公约》报告,中国是全球唯一连续完成了3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缔约方,系统掌握了全国湿地资源及其变化格局,确定了全国湿地保护的“8亿亩红线”,为制定保护管理对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为了有效维持国际重要湿地或其他重要湿地的生态特征,必须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建立湿地保护修复的长效机制。由《湿地公约》认证的“国际湿地城市”是对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评价之一。目前,全球共有43个城市通过认证,我国常德、常熟、东营、盘锦、武汉、盐城等13个城市位列其中,充分显现了我国履行《湿地公约》的成效。

  目前,我国已建立初具规模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但湿地生态仍面临着破碎化、面源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威胁因素。应进一步凝聚珍爱湿地的共识,全面实施国务院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严格执行湿地保护法,优化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和湿地保护修复工程规划,充分借鉴全国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的生态系统整体性保护修复理念,强化项目规划、实施、监测与评估的科技支撑和社会参与,提升湿地保护修复效率,扭转全国湿地退化趋势。

  下一步,要强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中,重点关注城市与城郊湿地保护与修复,将湿地保护修复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此外,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趋势,我们需大力推进以湿地为基础的海岸带生态屏障建设。

  积极引导、鼓励对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社会开发高品质湿地产品,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转换。在客观公正和可检验的自然资本评估基础上,稳步推进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落地,鼓励机制创新。建立以中央财政为引导、社会资本为主体的生态产品研发、培育与市场推广机制,实行特许经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建立面向全球的国际合作机制。候鸟往返于巨大的地理尺度,其跨国家、跨地区迁飞的特性,愈加凸显各方协同保护的重要性。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就滨海湿地保护、深化国际合作等达成多项共识,倡导各方共同组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教育合作联盟,强化迁飞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知识共创与共享,体现了中国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责任与担当。(光明日报)

  “人口数量巨大蕴藏了规模势能,形成规模型人口机会,若能通过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把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不仅能带动国内经济大循环,也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机遇。同时,人口负增长还可形成资源环境的人口总量压力减小的机会。”原新强调。

  而宋忠平则表示,美、日在中菲关系上的挑拨离间对中菲关系发展有负面影响。“无论回顾历史还是着眼当下,菲律宾政府都应该看清楚,中美两国究竟是谁在真正帮助菲律宾实现其国内目标发展,比如在杜特尔特时代,中国帮助菲律宾扫毒、反恐等举措,这才是菲律宾真正所需要的帮助。”

  一些国际媒体称,中国经济长期稳中向好,在全球不断增加的不确定性中,中国经济表现出来的韧性更加明显,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凸显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不断显现,中国成为全球持续看好的投资热土。这些都让更多的国家和企业看到,与中国在经贸领域进行合作才能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与畅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