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联袂发力 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彰显

来源: 齐鲁壹点
2024-06-15 10:11:13

  本报记者 田 鹏

  6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在回应世界银行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时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经济有底气、有力量破浪前行。”

  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4.8%,较今年1月份发布的上期预测值高出0.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在5月底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5%,较前期预测值提升0.4个百分点。

  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充分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此次世界银行上调2024年中国GDP增速预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出口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超出预期。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仍将继续保持足够韧性。

  “三驾马车”齐发力

  中国经济何以有底气、有力量破浪前行?

  从今年的经济发展“成绩单”便可找到答案。出口方面,以美元计,继4月份出口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后,5月份出口同比增速进一步加快,较前值上扬6.1个百分点至7.6%,出口金额创历史同期次高,外贸出口表现超预期。

  消费方面,5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全国CPI环比季节性下降,同比涨幅与4月份相同。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继续保持温和上涨。

  投资方面,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有力支持下,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稳步推进,设备更新投资快速增长,制造业投资增势良好。1月份至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9.7%。

  “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之下,我国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增长。

  在王青看来,在宏观政策发力,经济增长新动能较快增长推动下,二季度我国GDP增速有望保持在5.1%左右。

  加快形成 新质生产力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亮眼“成绩单”离不开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今年以来,围绕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的支持政策接连出台,但细看其中内容,都汇聚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释放新经济活力。

  例如,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此前表示,出口方面,今年工作的重点方向就是培育新动能、拓展新增长点,促进外贸产业和供应链创新升级,同时深化与贸易伙伴的合作,为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增长增添动力。消费方面,将顺应数字、绿色、国潮等消费新趋势,打造更多消费新增长点。将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开展绿色商场常态化创建,支持新消费品牌孵化培育,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发展等。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表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优势在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和递进。同时,新质生产力在各领域正加速培育,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与新型工业化相叠加、科技革命与产业创新相融合、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新兴经济体崛起相衔接、“双碳”目标实施与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相契合,使我国能够在全球产业竞争中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竞争优势,而且有利于全方位高质量锻造拓展新的创新驱动竞争优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拓展新空间。

  展望未来,受访专家认为,一方面,国内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通过改革创新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国际市场需求侧的总体向好预期,也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有力加持。

责任编辑:江钰涵

  此外,天猫将发挥整合营销和消费者运营优势,更好支持线上整车消费。斑马智行、高德地图、阿里云还将服务吉利旗下汽车品牌的智能座舱、智能出行、车载生态。双方作为杭州亚运会的官方合作伙伴,还将在亚运会项目、减碳友好行动等可持续发展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

  赛力斯汽车始终坚守“一切为了用户”,此次AITO问界新年感恩回馈,是践行“将智慧出行带给大众”的朴素理念,也是关怀用户的真挚行动,将让更多用户从无忧买车到无忧用车的全生命周期得到更大保障,放心、安心、省心,享受到智慧电动汽车不一样的出行体验。

  周乃翔称,2023年,在大力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方面,山东将用好RCEP机遇,深入开展“一业一展”“一国一展”活动,强化与日韩、东盟联系,加大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开拓,助力企业出海抢订单、拓市场;用好16市跨境电商综试区,优化海外仓布局,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0%以上;深化济南、青岛、威海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国家数字、文化等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办好日本、韩国、RCEP区域3个进口博览会,积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

  据了解,广东省发改委此前在相关政协提案答复中称,将加快推进汕昆铁路等项目建设。

  来自厄瓜多尔的凯瑟琳·克鲁兹在抵达美国纽约后,由于当地提供的食物难以下咽,她只好带着1岁和7岁的两个孩子沿街乞讨食物。还有一些抵达纽约的移民无法适应这座城市的寒冷气候,许多人装备不足,被迫挨家挨户地敲门以便寻找食物、衣服和工作。他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和曾经憧憬的“美国梦”相去甚远。

曾以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