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金融风险 金融科技如何系紧“安全绳”?

来源: 大河网
2024-06-05 06:00:50

  中新社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 刘文文)无科技、不金融,已经成为当下金融行业发展的共识。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科技为金融带来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为监管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警惕金融风险,金融科技怎样系紧“安全绳”?

  蔡钊认为,金融机构严守风险底线,就要建立起一整套的风险识别、预警和处理机制,在守正的基础上做好创新。针对宏观微观、表内外和境内外以及传统非传统等各种各样的风险,建立起动态的研判机制,把防风险的“大坝”筑牢。在依法合规、安全可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妥审慎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发展。

  引导金融科技守正、向善已成为当下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重要课题。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立杰说,当数字经济日益活跃且越发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时,可信的网络技术、区块链技术、多方安全技术以及可信身份技术等金融科技技术持续创新,为科技赋能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新动能。与此同时,数据信任缺失、交易确权模糊、隐私泄露等问题也逐渐暴露。

  杨立杰说,为数字可信共谋计策需要多方广泛参与协作,中钞非常愿意与各方开展深入合作,共同解决金融科技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促进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当前金融科技伦理治理重要且紧迫。”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长曾志诚表示,目前,中国金融科技伦理治理尚处于探索的初步阶段,数字鸿沟、算法歧视、隐私泄露等科技伦理挑战日益凸显,这些伦理问题不仅容易造成金融服务的歧视,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而且与金融科技守正创新的发展初衷背道而驰。在他看来,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科技伦理治理体系。

  “金融科技伦理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监管部门、从业机构、行业组织各司其职、密切协作,携手构建多元的主体参与、协同共治的新格局。”曾志诚说。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颖表示,北京牢牢立足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功能定位,积极推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借助科技手段提升金融质效,为金融科技守正创新提供平台支撑。下一步,将更好地服务强化监管科技应用、助力提升数字化监管效能,积极为支撑金融科技发展的各个在京基础设施机构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完)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 4

  2022年1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察看冰雪运动科学训练、运动员康复治疗、体能训练等情况,并用“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诗句,勉励备战冬奥的运动员们。

当时他脸色发白、呼吸急促

  近三年来,当地共投入增殖资金近2000万元,放流各类苗种10亿尾(粒、只),湖区渔业资源种类和数量得到持续恢复,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吸引了大量候鸟在洪泽湖越冬。

  工业是福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福建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该省超六成行业实现增长。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背景下,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爆发式增长,带动电气机械行业实现高位运行,增加值增长40.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1.7%。

  眼下,正值春耕春管,河南滑县组织了百余名农业人员查墒情、看苗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服务措施,确保冬小麦安全生长,为夏粮丰产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赵利平表示,广州酒家集团将坚持“餐饮+食品”协同发展战略,深耕主责主业,从聚焦项目建设、紧抓战略机遇、深化国企改革等多方面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

张文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