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航加免签,利好中国—古巴旅游往来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18 19:11:03

  新政策提升旅游便利度

  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墨西哥湾入口,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古巴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古巴旅游部数据 显示,截至4月26日,古巴年内接待国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古巴政府预计2024年将接待国际游客350万人次。中国游客方面,2010年至2019年,赴古巴的中国游客数量年均增长约23%。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游客来古巴旅游便利度,当地时间5月4日,古巴宣布持有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无需签证即可入境古巴。5月17日起,中国和古巴直航航线也已恢复。

  “直航加免签可谓‘好事成双’‘双喜临门’。”中国驻古巴大使马辉表示,这些利好消息将对中古关系乃至中国和拉美加勒比地区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一是便利中国游客来古巴,促进中古旅游合作。此前因为两国相距遥远、出行不便等种种原因,来古观光的中国游客还不是很多。直航加免签,使中国游客往来古巴有了更通畅的途径。二是便利中古人员往来,促进两国人文交流。两国人民多走动、多交流,必然增进相知相亲、互学互鉴。三是助力中国同拉美加勒比地区的交流合作。中国人来古巴,往往还要到其他拉美国家访问。相关航线复航或者开通改善了中国同拉美的互联互通,为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国际游客带来了更多的出行选择。

  相关举措为旅游接待做好准备

  古巴旅游资源丰富,拥有9个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227座标志性建筑、200多处已开发海滩和14座国家公园。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古巴研究中心秘书长韩晗介绍,古巴是一个多元文化互相交融、历史现代互相结合的国家。漫步在哈瓦那古城,能领略巴洛克式和新古典风格混合的建筑群和古老的历史遗址。加上明媚的阳光、清澈的海水、细腻的沙滩等自然风光,使古巴成为旅游和疗养胜地。

  古巴旅游部长胡安·卡洛斯·加西亚日前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古巴旅游运营商和专业导游正在根据中国游客兴趣,为他们量身定制旅游产品。“围绕朗姆酒等古巴传统特色产品,我们推出向游客展示生产流程、与生产商直接对话等深度体验活动,此外还计划推出环岛游套餐。”他说,古巴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性价比高,有信心赢得中国游客青睐。“我们希望能长期、稳定地利用好中国带来的新机遇。相信来古巴旅游的中国游客会越来越多。”

  助力双方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

  中国是古巴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古巴是中国在加勒比地区主要贸易伙伴。双方在能源、生物制药、农业、旅游等领域合作广泛。2020年双方签署了关于加强旅游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近年来,中古双边贸易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中国已成为古巴朗姆酒、蔗糖、咖啡等特色产品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

  而回看二战以来历史,立陶宛明明曾经加入苏联。其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后,苏联领土包括立陶宛一事,获得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2022年4月8日至6月2日,中央第八巡视组对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开展了常规巡视。之后不到两周,张务锋于6月15日官宣被查。同年12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消息,开除其党籍和公职。

  谈起帮人寻亲打拐,申军良总会说:这条路我走过,这种煎熬我太能体会了。每次看到他们还在路上,就会想到原来自己吃过的苦。看到一点点希望,感觉就像救命稻草一样,所以想尽一点微薄之力,尽量帮帮他们。

  一天傍晚,他结束跑车回家吃晚饭,刚到楼道里,就听到晓莉和3个儿子聊天、嬉闹的声音。推开门,炒菜的、端碗的、收拾桌子的,几个人做了一桌菜。申军良恍然觉得,这个家好像又回到了15年前。

  中国元首昨天在通话中再次强调,这实际上也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他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反复重申的一贯立场: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核心立场就是劝和促谈。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世界有目共睹的是,中国元首本人早就躬身入局,运筹帷幄,就危机相继提出了“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鉴于昨天中国元首最新强调的“三个不会”,在全球舆论场上引发如此强烈的关注与回响,我个人认为,它和前面提到的“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也应一体并置,还包括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中方发布的十二点立场文件,共同构成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方案,是一整套大国立场与决策逻辑。俄乌危机延宕一年多,之所以至今没有平息迹象,不但直接冲突方死伤惨重,代价高昂,外溢影响与冲击也在持续扩散,尤其在能源与粮食市场,整个世界都在为此埋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助推,隔岸观火置身事外的国家有之,拱火浇油加剧冲突的国家有之,趁机牟利大发战争财的国家更有之,美国不是有人公开鼓吹“不惜打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吗? 

  王晓东说,应该把这种“真正顶尖的、为全人类作贡献的探索性科研成果”当作国家的名片。人类的知识是有边界的,需要有一部分人去探索如何突破边界。“只有依靠好奇心和英雄主义驱动,才能去做这件事。社会需要营造一种支持英雄主义的科研环境。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这些年一直没有涌现出重大原创性的基础研究成果,这就是房间里的大象。”

彭志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