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开家庭养老床位还要破哪些题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6-18 07:07:52

  汤华臻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通过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 提升行动,我国累计建成家庭养老床位23.5万张,为41.8万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48.28万户。

  我国老年人口已超2.8亿,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虽然这些年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持续发展,但或是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离家,或是认为机构“太远”“太破”“太贵”,或是床位紧张没排上号,目前我国约九成以上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因此,能否把居家养老服务做好做到位,很大程度影响着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特别是对那些行动不便尤其是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来说,就医吃饭等日常诉求皆需要获得帮助,居家即便有亲人相伴,翻身、洗浴等事项也可能是难题。

  其一,价格协调。原本在机构中,一个工作人员可同时照护两到三名老人,若上门服务只能是“一对一”,人力和时间成本增加,怎样的服务价格才是合理的,双方能否接受,并保持可持续性?其二,人力供给。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居家养老,专业人力资源能否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其三,服务监督。毕竟是进门入户,又有一定的专业门槛,如何保证服务质量和居家安全,是否有一个面向大众的规范标准,以及相对完善的监督机制?明晰规则,完善制度,避免纠纷,才能推动这一服务良性发展。

  对此,各地也给出了各自的解题方式。以北京为例,明确表示将完善“15分钟服务圈”,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居家养老服务。鼓励新建住宅、居住(小)区按一定比例配建试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探索“共生居住”养老模式等等,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增加服务供给。据悉,目前石景山区正在将养老家庭照护床位项目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深度融合,参与长期护理保险的老人可在一定范围内报销70%至80%居家护理服务费用,效果如何值得期待。总而言之,把这件惠民实事办得更好一些,政府、市场、社会、家庭等各个主体要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眺望祁连山,提醒“要继续爬坡过坎,实现高质量发展”;驻足汾河岸,叮嘱“让一泓清水入黄河”;到塞罕坝林场,强调“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赴海南考察,要求“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

  据介绍,受春节临近,大量船舶和船民集中返乡过年等因素影响,西江航运干线长洲枢纽船闸上行报到过闸船舶数量大幅增加,最高超过每日300艘次。另一方面,由于上游来水持续偏少,长洲枢纽1#、2#船闸因上下游水位差超过设计运行工况16.05米而处于长时间停航状态,导致船闸通过能力大幅下降,难以满足过闸需求。

  “古城人气越来越旺,我们在集市上现场做泥咕咕,让人家看看浚县非遗的风采。”王红瑞拿起一个生肖题材的泥咕咕向记者展示。

  拜登承认,美国移民制度“破碎”。他说,政府宣布的这些措施“会让事情变得更好,但无法彻底解决边境问题”。

  古特雷斯呼吁继续扩大叙利亚各地的人道主义准入,通过跨境和跨线行动来支持和扩大人道主义活动。(央视记者 徐德智)

  倘若监管部门履职好坏全凭自觉,网售处方药乱象就不容易得到遏制。履职情况需要得到监督,在这方面,检察机关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当检察机关发现网售处方药存在一些乱象后,可以通过向药监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药监部门认真履职。除此之外,检察机关还可作为整个消费群体的诉讼代理人,对于违法销售处方药的平台和个人展开诉讼。这类公益诉讼让维权和监督主体都更加明确,是治理网售处方药乱象不可多得的好方式,理应得到广泛推广。最高检推介这些典型案例,也是希望检察机关在这方面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吕显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