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进校园,边界要厘清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18 05:10:57

  AI进校园,边界要厘清(社会杂谈)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AI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实现应用。在教育领域,产生“AI+作业”的现象。据报道,一些中学生表示,AI帮忙写作业,不仅基础性题目可以直接“借鉴”AI的答案,甚至连议论文、读后感等长篇作文,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都能成为“枪手”。

  AI代替人工写作业,从技术上并不是问题,但AI的“枪手化”实际剥夺了学习中最重要的过程性体验。不妨思考一个问题:作业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回顾整个学习过程不难发现,写作业是一个复习、巩固、提高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有面对难题的绞尽脑汁、失于迷津的抓耳挠腮。这都是学习中绕不开的过程。正是这些曲折,才让知识的采撷之路风景不断、妙趣横生。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生命经验。如果说,写作业是为了单纯地应付任务,那么AI轻轻松松地把答案“喂”到学生嘴边,似乎省时省力。但是,如果采用AI走捷径,便违背了学习的本质。

  不止校园,如若处理 不好AI使用边界,在其他领域也会出现问题:在信息传播领域,AI换脸混淆了虚假和真实;在艺术领域,AI绘画可能导致原创性削弱;在科研领域,AI则为学术不端和欺诈埋下温床……技术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伦理和法律还没来得及跟上,就可能会引发失序和失范。

  如果说,普通的技术生产的是外在于人、但仍然依赖于人的工具,那么AI在诞生之初,其宏愿就是试图复制人类自身,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处理好AI边界问题,让AI技术实现有序发展,是人类社会进入智能时代面临的一道必答题。

  AI的边界该如何划定?其实,我们怎样看待技术和工具,本质上是我们怎么看待人。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会思考的芦苇。”拿AI肆意牟利,或是让AI完全代替思考,就是本末倒置。AI的边界是“人本”,应给AI使用戴上“紧箍咒”,防止它跨过边界,成为人欲望和惰性的“催化剂”,而应成为辅助人们思考的“好帮手”。

  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的国家一级演员林颖称,中心将以本次新剧院的启用为契机,发挥闽剧特色优势,传承闽剧非遗艺术,为民众奉献出更多贴近时代脉搏、满足人民需求、增强精神动能的精品剧作,进一步繁荣发展福州市文化事业。

  足蹬冰刀,手持球杆,头戴防护头盔的冰球运动员在设有界墙的冰场上追逐躲闪,拼抢击球。这一幕来自2月11日首届“振兴杯”沈阳青少年冰球邀请赛的闭幕现场。

  据悉,比赛两个分站中的首站赛事将于3月11日至12日于土瓜湾游乐场硬地小型足球场展开,其后于4月1日至2日在康宁道游乐场硬地小型足球场进行第二站赛事。各分站出线队伍将于4月15至16日在旺角麦花臣硬地小型足球场举行总决赛。(完)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实践,是对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值乘之余,刘威威把遇到的警情以及所感所想都记录到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自己的总结和体会,用亲身经历的一个个案事件的处置以及与旅客一次次的沟通交流,在独自值乘的乘务工作中摸索、成长,再经过思考和创新,逐渐在列车上独当一面,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第一,把握“时”的要求,做到审时度势。一方面洞悉时势。深刻理解在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过程中,涉藏叙事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善于发掘西藏各项工作的亮点,讲好雪域高原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生态良好、边防巩固的动人故事。另一方面找准时机。善于利用西藏节庆活动的支点,在西藏民主改革、和平解放、自治区成立纪念日和有关民俗节庆时点,主动设置议题、加强正面宣传、营造友华氛围。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绍兴2月11日电(项菁 周健 杨迪)记者11日从浙江省绍兴市公安局获悉,随着绍兴近日发出首张长三角地区“跨省通办”临时身份证,目前当地已有13项户籍业务实现长三角“跨省通办”。

倪佳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