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周期迎来“拐点”, 下半年通胀有望温和回升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11 15:58:41

记者 王珍

  5月以来,全国生猪价格持续上行,标志着经历了长达三年调整的“猪周期”终于迎来了拐点。据央广网统计,截止到上周末,全国生猪周均价达到每公斤18.4元,创下近18个月以来的新高。

  分析师认为,近期生猪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市场可供出栏生猪数量下降,导致当前市场上生猪供应量不足;另一方面,猪肉消费陆续恢复,尤其是端午假期为猪价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供需偏紧的格局下,下半年猪价可能继续上涨,并带动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走高。

  多数分析师认为,本轮猪价上涨主要来自供给端的催化。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上月表示,去年以来生猪产能一直处于去化状态,今年进入到了去年生猪产能去化的兑现期,也就是说,供应接下来可能会有所减少。“这样的话即使是消费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猪价也是能涨的。”他说。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4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986万头,同比下降6.9%,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比2021年6月份高位的4564万头,下降12.7%。

  与此同时,去年下半年疫病的集中发生对生猪供应的延迟效应也在逐渐显现。银河证券分析师许冬石在研报中指出,去年8-11月疫病的集中发生对生猪存栏量的影响自今年3月开始显现,对能繁母猪存量的影响可能在6月至8月期间导致部分地区出栏量减少。

  许冬石还表示,在市场对猪肉价格看涨的预期推动下,养殖行业对二次育肥的意愿普遍增强,这导致猪肉供给进一步偏紧。所谓二次育肥,是指养殖户购买正常出栏健康猪对其进行再次育肥,通过低买高卖,赚取涨价部分的价差。

  另外,消费端的复苏也对猪肉价格形成支撑。分析师指出,春节后至今,猪肉需求总体回暖,叠加端午节日需求,商家、居民备货在一定程度上提振猪肉需求,支撑猪价上行。

  分析师表示,在养殖户压栏以及二次育肥可能持续的情况下,未来猪价大概率呈上涨趋势。

  许冬石表示,若年底猪肉价格达到每公斤20元或22元,将分别带动CPI同比上涨约0.3%和0.41%。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CPI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同比由下跌2.4%转为上涨1.4%,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何松琳

  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多名中国专家认为,马科斯此次访华开创多个“第一”,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体现了菲政府对两国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极大诚意,也说明马科斯将菲中关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是一次传承友谊、继往开来的访问。

  胡盛所说的“抢抓三大机遇,发挥四个优势,重点打好五张牌”,是于2022年12月龙岩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的。三大机遇:中央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中央支持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机遇;四个优势:红色优势、绿色优势、古色优势、特色优势;五张牌:革命老区牌、绿色生态牌、特色产业牌、对外开放牌、大爱龙岩牌。

<strong>  春节期间全力服务保障重点企业</strong>

  2022年12月27日,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在检查中,发现郑州小药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线上药帮忙APP批发平台,向全国医药零售、药房、诊所批发销售布洛芬,其先后两次涨价,批发销售的布洛芬片价格从12月10日的2.33元/瓶-2.43元/瓶,涨至12月17日至24日的19.8元/瓶。因涉案布洛芬数量达30600瓶,直接导致大量终端布洛芬价格大幅上涨,扰乱了涉疫物资市场价格秩序,社会影响恶劣。该公司在进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销售价格,涉嫌构成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12月29日,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向该公司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拟给予警告、罚款260万元的行政处罚。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4/2669021269.jpg" alt="" />

  文职人员的培训,坚持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相结合。

杨惠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